寄内

与君少年初相识,君年十五我十七。

上事姑章旁兄弟,君虽少年少过失。

昏晨定省岁月短,五十还朝定何益。

忧深责重乐无几,失足一坠南海北。

身居阱中不见天,仰面虚空闻下石。

丈夫学道等忧患,妇人亦尔何从得。

归来旧许生白须,回顾惭君发如漆。

迁居汝南复何事,龟老支床随所掷。

相望一月两得书,闻君肺病久消释。

我经三伏常暴下,近喜秋风扫烝湿。

病除寝食未复故,相见犹惊身似腊。

刘根夫妇俱有道,去日饶君著鞭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寄内》,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深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回忆了年轻时与妻子初次相识的美好时光,接着描述了妻子的贤良,即使年纪轻轻也懂得责任和谨慎。诗人感叹时光匆匆,自己年岁已高,担心无益于朝政,同时也忧虑生活中的忧虑和责任使快乐减少。

“身居阱中不见天”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困境,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他自嘲说自己可能无法像当初许诺的那样保持青春,看到妻子乌黑的头发,更觉惭愧。接下来,诗人提到搬家至汝南,生活琐事繁多,但仍期待与妻子通信,得知她身体渐好。

最后,诗人以刘根夫妇为例,赞美他们的修行,同时鼓励妻子坚持下去,自己也在经历疾病后感受到秋风带来的舒爽,期待重逢时能恢复往日活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流露出对家庭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寄孔武仲

济南旧游中,好学惟君耳。

君居面南麓,汹涌冈峦起。

我来辄解带,檐下炙背睡。

煎茶食梨栗,看君诵书史。

君归苦仓卒,窗户日摧毁。

迁居就清旷,改筑富前址。

开畦得遗植,绕壁见题字。

云山顾依然,簿领辄随至。

思君犹未忘,满秩行自弃。

尔来钜野溢,流潦压城垒。

池塘漫不知,亭榭日倾弛。

官吏困堤障,麻鞋污泥滓。

别来能几何,陵谷既迁徙。

它日重相逢,衰颜应不记。

形式: 古风

寄龙井辩才法师三绝(其二)

山色青冥叶未红,湖光凝碧晓无风。

行穷上下两天竺,望断南山龙井龙。

形式: 七言绝句

寄孙朴

忆昔补官太皞墟,泮宫萧条人事疏。

日高鼾睡声嘘嘘,往还废绝门无车。

君为户曹畏简书,放怀疏懒亦似余。

相逢语笑夜踌躇,烹煮梨栗羞殽蔬。

官居一去真蘧庐,东来失计悔厥初。

夜闻桴鼓惊阎闾,事如牛毛费耘锄。

违失真性从吏胥,目视紾臂邀徐徐。

羡君不出心自如,北潭秋水多芙蕖。

青荷包饭蒲为菹,翛然独往深渊鱼。

人生如此乐有馀,胡为自投槛中狙。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寄范丈景仁

京城冠盖如云屯,日中奔走争市门。

敝裘瘦马不知路,独向城西寻隐君。

隐君白发养浩气,高论惊世门无宾。

欣然为我解东阁,明窗净几舒华茵。

春天雪花大如手,九衢断绝愁四邻。

平明熟睡呼不觉,清诗渌酒时相亲。

我兄东来自东武,走马出见黄河滨。

及门却遣不得入,回顾欲去行无人。

东园桃李正欲发,开门借与停车轮。

青天露坐列觞豆,落花飞絮飘衣巾。

留连四月听鶗鴂,扁舟一去浮奔浑。

人生聚散未可料,世路险恶终劳神。

交游畏避恐坐累,言词欲吐聊复吞。

安得如公百无忌,百间广厦安贫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