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李端叔

喜接高谈若饮冰,风骚清兴坐来增。

重寻伐木君何厚,欲赋骊驹我未能。

山影北来浮汇泽,松行东望际钟陵。

相期烂醉西楼月,缓带凭栏濯郁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欢喜地迎接高谈阔论如同饮冰般畅快,诗文的清新兴致顿时增添。
再次寻找像伐木者那样的深情厚谊,想吟咏骊驹之歌却力不从心。
山影从北方飘来映照湖泽,向东望去松林尽头是钟陵城边。
期待在西楼的明月下尽情畅饮,宽松衣带倚栏杆洗尽心中的烦闷。

注释

喜接:欢喜地迎接。
高谈:高深的谈论。
若饮冰:如同饮冰般。
风骚:诗文的风采。
清兴:清新兴致。
重寻:再次寻找。
伐木君:比喻深情厚谊的人。
何厚:何等深厚。
赋:吟咏。
骊驹:古代诗歌中的骏马,象征美好。
山影:山的倒影。
浮汇泽:映照湖泽。
松行:松树林。
际钟陵:钟陵城边。
相期:期待。
烂醉:尽情畅饮。
西楼月:西楼的明月。
缓带:宽松衣带。
凭栏:倚靠栏杆。
濯郁蒸:洗去心中的烦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次韵答李端叔》,通过对与友人高谈阔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清雅的文人趣味。首句“喜接高谈若饮冰”形象地表达了对畅谈的欣喜,如同饮下清凉之水,让人精神为之一振。"风骚清兴坐来增"进一步强调了交谈带来的文学灵感和清爽心境。

接下来,诗人以“重寻伐木君何厚”表达对友人的敬重,暗示对方学识渊博,如同古人“伐木取道”的智慧。而“欲赋骊驹我未能”则流露出诗人谦逊的态度,表示自己虽然有心模仿,但才华尚不足以写出媲美“骊驹”(骏马)的好诗。

“山影北来浮汇泽,松行东望际钟陵”两句,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寓言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感,同时也寄寓着对未来的期待和相聚的向往。最后,“相期烂醉西楼月,缓带凭栏濯郁蒸”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月光下与友人共饮,忘却烦恼,尽情享受友情的欢乐。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又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柳通叟问舍求田之诗

少日心期转谬悠,蛾眉见妒且障羞。

但令有妇如康子,安用生儿似仲谋。

横笛牛羊归晚径,卷帘瓜芋熟西畴。

功名可致犹回首,何况功名不可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答蒲元礼病起

暖律温风何处饶,莫言先上绿杨条。

梢头红糁杏花发,瓮面浮蛆酒齐销。

吏事困人如缚虎,君诗入手似闻韶。

直须扶病营春事,老味难将少壮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赏梅

安知宋玉在邻墙,笑立春晴照粉光。

淡薄似能知我意,幽闲元不为人芳。

微风拂掠生春思,小雨廉纤洗暗妆。

只恐浓葩委泥土,谁令解合返魂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裴仲谋同年

交盖春风汝水边,客床相对卧僧毡。

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皆少年。

白发齐生如有种,青山好去坐无钱。

烟沙篁竹江南岸,输与鸬鹚取次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