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其二)

鹤骨岩岩混世间,不侵寒暑似童颜。

精神爽丽方干典,举步如飞思虑闲。

起坐问他修鍊法,乱将词理勿交关。

生来静却凡愚见,又说三仙有大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鹤的骨头坚硬如岩石,混迹于尘世中,不受寒暑影响,面容如童
精神焕发,举止典雅,行动轻快,心思宁静
起身询问修炼之法,但请勿纠缠于琐碎的言辞和道理
他生来就平静超脱,摒弃凡俗眼光,又讲述着三位神仙的大还之道

注释

鹤骨:形容鹤的骨头坚硬。
岩岩:形容坚硬的样子。
世间:人间。
侵:侵扰。
寒暑:寒冷和炎热。
童颜:孩童般的容颜。
精神爽丽:精神焕发,神采奕奕。
方干典:方干式的典雅。
举步如飞:行走如飞。
思虑闲:心思宁静。
修鍊法:修炼方法。
词理:言辞和道理。
勿交关:不要牵扯。
静却:超脱而平静。
凡愚见:凡人的世俗见解。
大还:道教中的长生不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鹤骨岩的境界,通过“混世间”和“不侵寒暑似童颜”来形容其超脱尘俗、达观自得的情状。"精神爽丽方干典"则展现了他心性澄明、神采飞扬的状态,而"举步如飞思虑闲"更是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无牵无挂的心境。

在问答中,诗人询问修炼之法,然而却告诫对方不要将词理混淆,不要纠缠于世俗的烦恼。接着,“生来静却凡愚见”表达了对尘世凡人的超然态度,而"又说三仙有大还"则是指向某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或修炼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鹤骨岩的宁静与主角的心灵自由,展现了一个对世俗超然、追求精神提升的意象。

收录诗词(520)

赵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逍遥咏(其三)

含胎长养尽笼罗,岂离玄谈道理么。

狐兔几曾能乳马,麦田断定不生禾。

目前便是真佳境,汞内消停自合和。

认取门庭深见解,红砂奇异涌恒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逍遥咏(其五)

我说逍遥理,其如要妙深。

悟来时顷刻,迷者岂通寻。

达即随情遣,真缘不可侵。

从来皆是事,巧拙在人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逍遥咏(其十)

混沌初分后,阴阳辨浊清。

三才皆备位,万物有长生。

罔象精通感,淳和道可明。

但求方寸是,剖判应非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逍遥咏(其十二)

倾依慕善易为兴,却恐人心冷似冰。

含识昭然何不达,非同物类信谁凭。

强其志节皆知有,未尽任持早爱憎。

倏忽便经闲岁月,凡间圣事可升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