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丹崖翁宅

扁舟欲到泷口湍,春水湍泷上水难。

投竿来泊丹崖下,得与崖翁尽一欢。

丹崖之亭当石颠,破竹半山引寒泉。

泉流掩映在木杪,有若白鸟飞林间。

往往随风作雾雨,湿人巾履满庭前。

丹崖翁,爱丹崖,弃官几年崖下家。

儿孙棹船抱酒瓮,醉里长歌挥钓车。

吾将求退与翁游,学翁歌醉在鱼舟。

官吏随人往未得,却望丹崖惭复羞。

形式: 古风

翻译

小船想要驶达湍急的泷口,春天涨水时上行实在艰难。
放下渔竿停泊在红崖之下,有幸和崖边老翁共享欢乐时光。
红崖上的亭子矗立于石峰之巅,破开的竹管从半山引来清冽的寒泉。
泉水在树梢间流淌,隐约可见,宛如白鸟在林中飞翔。
常常随风化作蒙蒙细雨,湿润了人的衣帽,洒满整个庭院。
红崖老翁热爱红崖,几年前辞官在此安家。
儿孙划船携酒而来,醉意中高歌,手挥钓竿如同驾驭车辆。
我渴望退休后与老翁为伴,学习他歌中醉意,享受渔舟之乐。
想让官吏随我同往却未能如愿,回望红崖,心中满是惭愧与羞涩。

注释

扁舟:小船。
泷口:水流湍急的河口。
春水:春季上涨的河水。
湍泷:水流湍急的样子。
上水:逆流而上。
投竿:放下钓鱼竿,指停泊休息。
丹崖:红色的悬崖。
崖翁:住在悬崖边的老翁。
丹崖之亭:建在红崖上的亭子。
石颠:石头的顶端,这里指山顶。
破竹:劈开的竹子,此处指竹管。
寒泉:清冷的泉水。
泉流:流动的泉水。
木杪:树梢。
白鸟:白色的鸟,这里形容泉水的动态美。
雾雨:细雨蒙蒙如雾。
巾履:头巾和鞋子,泛指衣物。
弃官:辞去官职。
崖下家:在悬崖下安家。
棹船:划船。
酒瓮:装酒的大坛子。
钓车:钓鱼的工具,这里比喻为生活的乐趣。
求退:寻求退隐。
鱼舟:捕鱼的小船,代指渔隐生活。
官吏:官员们。
随人往:跟随自己一同前往。
却望:回头望。
惭复羞:既惭愧又羞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隐士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淡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清净生活的热爱。

开篇“扁舟欲到泷口湍,春水湍泷上水难”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日江水泛滥、舟行艰难的画面,设置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紧接着,“投竿来泊丹崖下,得与崖翁尽一欢”则交代了诗人到达隐士所居之地,与其共度欢乐时光。

“丹崖之亭当石颠,破竹半山引寒泉”描绘了丹崖翁的居所,其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相融。而“泉流掩映在木杪,有若白鸟飞林间”则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泉水流过树梢之间,如同白鸟穿梭于林间的美丽景象。

接下来的“往往随风作雾雨,湿人巾履满庭前”表达了隐士所居之地常伴有细雨湿润,庭院中充满了雨水。紧接着,“丹崖翁,爱丹崖,弃官几年崖下家”则揭示了隐士对这片山水的深厚情感和他放弃世俗职位、选择在此定居的决心。

“儿孙棹船抱酒瓮,醉里长歌挥钓车”描绘了隐士家庭温馨和谐的生活画面,以及他们对酒宴欢乐的享受。末尾,“吾将求退与翁游,学翁歌醉在鱼舟”表达了诗人自己也想要退出尘世,与丹崖翁一同游历山水,学习隐士那种自由自在、醉心于自然之中的生活态度。

最后,“官吏随人往未得,卻望丹崖惭复羞”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深处的自责与羞愧。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隐士生活的赞美,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

收录诗词(100)

元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文学家。聱叟。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 字:次山
  • 号:漫叟
  • 籍贯:河南鲁山
  • 生卒年:719~772年

相关古诗词

宿无为观

九疑山深几千里,峰谷崎岖人不到。

山中旧有仙姥家,十里飞泉绕丹灶。

如今道士三四人,茹芝鍊玉学轻身。

霓裳羽盖傍临壑,飘飖似欲来云鹤。

形式: 古风

宿洄溪翁宅

长松万株绕茅舍,怪石寒泉近岩下。

老翁八十犹能行,将领儿孙行拾稼。

吾羡老翁居处幽,吾爱老翁无所求。

时俗是非何足道,得似老翁吾即休。

形式: 古风

寄源休

天下未偃兵,儒生预戎事。

功劳安可问,且有忝官累。

昔常以荒浪,不敢学为吏。

况当在兵家,言之岂容易。

忽然向三岭,境外为偏帅。

时多尚矫诈,进退多欺贰。

纵有一直方,则上似奸智。

谁为明信者,能辨此劳畏。

形式: 古风

舂陵行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

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

供给岂不忧,徵敛又可悲。

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

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

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

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

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

郭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

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

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

悉使索其家,而又无生资。

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

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

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

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

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

州县忽乱亡,得罪复是谁。

逋缓违诏令,蒙责固其宜。

前贤重守分,恶以祸福移。

亦云贵守官,不爱能适时。

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

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