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其二)

吴艳若芙蓉,乘舟弄湖水。

照影不知休,云鬟坠簪珥。

含笑忽回头,见人羞欲死。

归去入花溪,棹溅鸳鸯起。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纸]韵

翻译

吴艳如出水芙蓉,驾舟戏耍湖光荡漾。
映照水中影子不愿停,秀发如云,发簪耳环摇曳垂落。
含笑转身之际,突然看见人,羞得无地自容。
她羞涩离去,融入花溪之中,船桨激起水花,惊飞了鸳鸯鸟。

注释

吴艳:形容女子美丽如花。
芙蓉:荷花,象征高洁。
乘舟:驾船。
照影:照镜子或倒影在水中。
云鬟:形容女子秀发如云。
坠:掉落。
簪珥:发簪和耳环。
忽回头:突然转头。
羞欲死:羞愧得无地自容。
归去:离开。
花溪:美丽的溪流,可能有花盛开。
棹:船桨。
溅:激起。
鸳鸯:一种水鸟,常被视为爱情的象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女子在湖上的生活片段。开篇“吴艳若芙蓉”以鲜明的比喻设定了整个意境,吴地之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一般。紧接着,“乘舟弄湖水”则展示了这位女子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她在船上轻抚湖面,如同与大自然对话。

“照影不知休,云鬟坠簪珥”一句,通过镜中倒影和头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女子的一丝娇媚与闲适。她的长发如云一般盘旋在头顶,而精致的簪珥映照着水中的倒影,不知疲倦地欣赏着自己的姿态。

然而,在“含笑忽回头,见人羞欲死”中,女子的神情突然变化,由自恋转为羞涩。她的微笑中透露出一丝狡黠,而当她回头遇见旁人时,那份从容不迫立刻变成了满脸羞色,似乎心中有所躲闪。

最后,“归去入花溪,棹溅鸳鸯起”展现了女子返回自然界的画面。她的船只在花溪中缓慢前行,桨声轻拂水面,而那些鸳鸯被打扰后纷纷起舞,增添了一份生动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物神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美好,以及女子在其中的情感流转。诗人运用鲜活的意象和流畅的笔法,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情趣的世界之中。

收录诗词(156)

田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 字:表圣
  • 籍贯: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
  • 生卒年:940~1004

相关古诗词

投杼词

孝为百行本,至性由天资。

曾参善事母,母氏贤且慈。

馨膳以馈进,承意唯欢怡。

高堂既自乐,纤室闲鸣机。

飞语忽来告,明识潜深思。

盖念事吾孝,安得杀人为。

亟闻宁不信,投杼遂生疑。

用知君臣际,反以交朋推。

道德难结固,恩情有合离。

毁誉苟不入,谗间无以施。

景慕魏文侯,满箧留谤词。

乐羊在山中,委遇终不衰。

形式: 古风

拟古(其十一)

楚畹种芳兰,发生逢早春。

萌芽初蕺蕺,枝叶俄莘莘。

幽丛秋既老,芳气冬尔薰。

馨香当还风,晻蔼来袭人。

百草莫相妒,从之为尔邻。

深林莫盖藏,芬然亦自伸。

朝采暮采来,虹绶琼瑶人。

形式: 古风

拟古(其十四)

广陵秋节半,旗鼓迓灵涛。

鳅沈云海远,风激雪山高。

壮哉水滨人,游为水中豪。

弄涛若平地,轻命如鸿毛。

古称公无渡,弱渡堪悲号。

凭深良足畏,知险可先逃。

甘言毒人药,巧笑刳肠刀。

狎玩终罹祸,险甚于滔滔。

昭然□圣诫,勉旃于尔曹。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拟古(其十六)

峄阳生孤桐,擢斡八尺高。

风雨萌枝叶,鸾皇栖羽毛。

天质自含响,众木非其曹。

斲为绿绮琴,古人贞金刀。

所制有法象,不敢差釐毫。

重详旧谱录,试抚观均调。

其声清以廉,闻者不贪饕。

其音安以乐,令人消郁陶。

弹宫听于君,君德如轩尧。

弹商听于臣,臣道如夔皋。

不觉起蹈舞,形逸同翔翱。

愿以七宝妆,荐之于天朝。

玉轸朱丝弦,辉华近赭袍。

一弹南薰曲,解愠成歌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