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汪仲嘉楼大防二尚书贺郑贵和华文休致韵(其二)

岿然名节万人尊,诗落文昌帝九阍。

耄及卫公还失策,早如疏傅亦伤恩。

华文延阁如今少,神武脩门自古存。

我与东楼最欣慕,掖垣灯火几同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他的威望和名誉被万人尊崇,他的诗作落在文昌帝君的宫殿中。
年老的卫公曾有过失策,早年的疏傅也感叹恩情不再。
如今像华丽的文华阁那样的人才稀少,而神武的修门自古以来就留存。
我与在东楼的人最为仰慕,曾在灯火阑珊处多次共论时事。

注释

岿然:稳固的样子。
文昌帝:古代星宿名,象征文运和学问。
九阍:古代天宫的九个门,这里指文昌帝君的宫殿。
耄及:年老到极点。
卫公:指唐朝名臣李靖。
失策:错误的决策。
疏傅:指汉代疏广,因辞职归乡而被赞为知恩图报。
华文延阁:比喻有才华的学者或官员。
神武脩门:象征着威严和古老的皇家门禁。
存:留存。
东楼:可能指代某处学府或聚会之地。
掖垣:宫墙,这里指朝廷。
灯火:夜晚的灯火,象征着知识和讨论的氛围。
同论:一起讨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作品,他以恭维和赞许的态度,向汪仲嘉和楼大防两位尚书祝贺郑贵和与华文休致(即退休)之事。诗中首先强调了郑贵和的高尚名节,受到万人尊敬,他的诗歌才华甚至被赞誉为能直达文昌帝君的宫殿。接着,诗人提到即使像卫公(卫瓘)这样的老年仍可能有失策之处,但郑的早年选择如同疏傅(疏广)一样,令人惋惜但也深感其知恩图报。华文延阁(可能指郑贵和在某官署的业绩)如今已不多见,而郑的神武之才和修养却如同古代修门(象征德行)一样长久留存。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羡慕之情,他与郑贵和在东楼的交往中,曾有许多深入的讨论,共同探讨过掖垣(宫禁或朝廷)的灯火,留下了深刻的友谊记忆。整首诗赞美了郑贵和的德才兼备,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怀念。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沈帅持要张漕季长韵二首(其二)

麾节元戎祖席光,晚风吹雨借初凉。

师传问讯谁书院,石刻摩挲是道乡。

闻有先声来召驲,想无后会到流觞。

路朝正设横经席,册府重紬辟蠹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沈帅持要张漕季长韵二首(其一)

欲杭一苇近声光,恨不先期燕子凉。

旧学甘盘聊此日,倦游司马尚他乡。

别从沧海山横斗,来自岷峨水滥觞。

不谓偶成三楚客,得为兰杜附诸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沈守持要观潮阁留题

毕生欲赋观潮阁,立尽斜阳倦复还。

一日江山蒙笔力,百年名字满人寰。

郡从晋宋风流后,诗到苏黄伯仲间。

向去摩挲看石刻,谁知功在十年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沈守持要题谢公楼额

危楼何在水云中,穿市牙旗退自公。

闲作此来横笛夜,爱看人醉落帆风。

欢呼夹道江声合,硬语蟠空客技穷。

姓字从今联沈谢,不知千古更谁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