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四首(其三)

春来踪迹,正殢花慵酒。客里闲情恁拖逗。

记黄昏、门巷三月初三,刚恰似、杨柳藏鸦时候。

销魂谁见得。背解罗襦,烛影金钗鬓边溜。

人定翠帱香,小枕单衫,偏称得、个侬消瘦。

听帘外、东风又三更,愿人共梨花,一春厮守。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这首《洞仙歌》是清代词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春日里的细腻情感与景致。词中以“春来踪迹,正殢花慵酒”开篇,点明了春天的到来,花儿醉人,酒也让人懒散,营造出一种慵懒而迷人的氛围。接下来,“客里闲情恁拖逗”,道出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闲适之情,黄昏时分,门巷间仿佛重现了三月三日的景象,杨柳掩映,鸦雀低飞,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

“销魂谁见得。背解罗襦,烛影金钗鬓边溜。”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描述女子卸下罗襦,烛光摇曳,金钗滑落的场景,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柔情与哀愁,同时也暗示了情感的私密与难以言表。接着,“人定翠帱香,小枕单衫,偏称得、个侬消瘦。”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女子的孤寂,单薄的衣衫衬托出她的消瘦,更添了几分凄美。

最后,“听帘外、东风又三更,愿人共梨花,一春厮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珍惜,希望能在春风中与心爱之人相伴一整个春天,共同度过这美好的时光。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生动的场景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春日里独特的韵味和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四首(其四)

旧游如梦,又坠鞭扶路,烂漫江湖暂归去。

认春申、城郭杨柳溟濛,刚恰是、帘幕家家梅雨。

金尊停几日。重问当筵,到处流莺换前度。

花里小分楼,屏格玲珑,还浅试、春葱弦柱。

问曲里、潇潇几时休。记檀板银灯,那回情绪。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台城路六首(其一)

碧阴悄悄重溪侧,嘶春玉騧来又。

山角芜青,畦棱絮白,顿失乱红吹绣。

流莺去后,剩燕子泥墙,清明厮守。

记取门前,一枝曾罥翠钗溜。

人生容易感旧,叠东风万恨,都付丝柳。

流水香消,题诗人老,泪满当年罗袖。花还怨否。

看名十倾城,总难回首。一例将愁,夕阳芳草瘦。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台城路六首(其二)

夜来孤馆无眠惯,雨声更催天曙。

著户帘开,敲窗烛暗,尽把闲愁来絮。离情几许。

只枕泪衾重,自家将护。

掐遍莲更,暗中写就断肠句。

分明故乡怨绪,恁文园善病,谁遣羁旅。

可忆年时,空阶点滴,不似者番凄楚。

梦儿归去,问画尺声中,今宵凉否。

燕子檐花,记侬灯畔语。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台城路六首(其三)

锦帆乍卸松滋雪,骄骢又穿吴树。

钿陌停觞,津亭打鼓,犹记别时情绪。

屏山暂阻,问珠屐筵前,几吟鹦鹉。

笑撚梅花,翠帘不隔梦云路。

天涯况逢俊侣,倾囊争赌曲,消受眉媚。

扇约炉薰,钗围鬟影,怜取眼前羁旅。

才停雁柱,趁烛烬香残,坠鞭归去。

莫忘尊前,画楼今夜雨。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