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四首(其四)

旧游如梦,又坠鞭扶路,烂漫江湖暂归去。

认春申、城郭杨柳溟濛,刚恰是、帘幕家家梅雨。

金尊停几日。重问当筵,到处流莺换前度。

花里小分楼,屏格玲珑,还浅试、春葱弦柱。

问曲里、潇潇几时休。记檀板银灯,那回情绪。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这首《洞仙歌》是清代词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诗人短暂逃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情景。词中以“旧游如梦”开篇,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追忆,随后通过“坠鞭扶路”、“烂漫江湖”等词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远离都市喧嚣,投身于山水之间的自由与洒脱。

“认春申、城郭杨柳溟濛”一句,将视线转向了江南水乡的春日景色,雾气蒙蒙中的杨柳依依,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紧接着,“刚恰是、帘幕家家梅雨”,则进一步渲染了江南特有的季节氛围,梅雨时节,家家户户笼罩在细雨之中,别有一番诗意。

“金尊停几日”一句,暗示了诗人在此停留的时间不长,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重问当筵,到处流莺换前度”,诗人再次回到宴席之上,却发现曾经熟悉的鸟鸣声已不再,流莺换了新声,这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人事变迁的无奈。

“花里小分楼,屏格玲珑,还浅试、春葱弦柱”几句,描绘了一幅春日楼阁中弹琴赏花的画面,屏风上的图案精致细腻,如同春葱般嫩绿的琴弦轻轻拨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

最后,“问曲里、潇潇几时休。记檀板银灯,那回情绪”两句,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未知的期待。檀板银灯,不仅象征着宴席的奢华,也寄托了诗人对往昔欢聚时刻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洞仙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台城路六首(其一)

碧阴悄悄重溪侧,嘶春玉騧来又。

山角芜青,畦棱絮白,顿失乱红吹绣。

流莺去后,剩燕子泥墙,清明厮守。

记取门前,一枝曾罥翠钗溜。

人生容易感旧,叠东风万恨,都付丝柳。

流水香消,题诗人老,泪满当年罗袖。花还怨否。

看名十倾城,总难回首。一例将愁,夕阳芳草瘦。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台城路六首(其二)

夜来孤馆无眠惯,雨声更催天曙。

著户帘开,敲窗烛暗,尽把闲愁来絮。离情几许。

只枕泪衾重,自家将护。

掐遍莲更,暗中写就断肠句。

分明故乡怨绪,恁文园善病,谁遣羁旅。

可忆年时,空阶点滴,不似者番凄楚。

梦儿归去,问画尺声中,今宵凉否。

燕子檐花,记侬灯畔语。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台城路六首(其三)

锦帆乍卸松滋雪,骄骢又穿吴树。

钿陌停觞,津亭打鼓,犹记别时情绪。

屏山暂阻,问珠屐筵前,几吟鹦鹉。

笑撚梅花,翠帘不隔梦云路。

天涯况逢俊侣,倾囊争赌曲,消受眉媚。

扇约炉薰,钗围鬟影,怜取眼前羁旅。

才停雁柱,趁烛烬香残,坠鞭归去。

莫忘尊前,画楼今夜雨。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台城路六首(其四)

十年扶醉金门路,秋风又吹萍梗。

绛蜡围尊,银衿贮月,重话旧游清俊。

筵前漫省,看零落何戡,半凋青鬓。

怕说更深,画帘斜堕桂花影。

江南燕归未准,天涯芳草远,谁寄愁信。

瘦赋佣金,清歌换米,同是随人消损。

商量旧饮,待种树招莺,借他清荫。

只恐年年,露寒鸦占稳。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