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

抱瓮终焉与世迷,斲轮久矣叹吾衰。

江南未必无佳士,海内何由得二儿。

不共施梁争折角,却思陶谢与同时。

歌成未免傍人笑,农马虽专技已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抱着水瓮终日迷失于尘世,长久以来感叹自己老去。
江南未必没有杰出的人才,但何处能寻觅到像他们那样的英才。
不愿与施梁等人争夺名利,只想与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贤者同在。
即使创作了诗歌,也难免被旁人嘲笑,尽管我专注于农耕,技艺虽精,但地位已不算高。

注释

抱瓮:抱着水瓮,比喻固守旧法或单纯的生活方式。
终焉:一直到死。
世迷:迷失于世俗。
斲轮:砍削车轮,古代工匠手艺的象征。
吾衰:我衰老。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文化繁荣之地。
佳士:杰出人才。
海内:天下,全国。
二儿:两个杰出人物,暗指知己。
施梁:施氏和梁氏,可能指当时的名士。
争折角:争夺名利。
陶谢:陶渊明和谢灵运,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
同时:同一时代。
傍人笑:旁人嘲笑。
农马:农夫,这里指诗人自己。
技已卑:技艺已经显得低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自笑》,他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首句“抱瓮终焉与世迷”,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如同抱着水瓮的隐士,迷失在世俗之外,暗示了他对尘世纷扰的疏离。次句“斲轮久矣叹吾衰”,通过自比古代工匠,感叹岁月流逝,自己已老去,流露出对时光荏苒的无奈。

第三句“江南未必无佳士”,表达了对江南才子的期待和肯定,但紧接着的“海内何由得二儿”则透露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这里的“二儿”可能是指能理解自己的知己。接下来,“不共施梁争折角”暗指不愿与世俗之人争名夺利,更向往与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高雅之士为伍。

最后一句“歌成未免傍人笑,农马虽专技已卑”,诗人意识到即使创作诗歌,也难免被人嘲笑,而作为农夫或工匠,虽然技艺精湛,但在世人眼中地位仍然不高。整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讽刺,展现了其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60)

敖陶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至日记见简辅汉卿二首(其二)

枕上吟哦安意好,新诗自觉鬼神扶。

遥传旧岁无多子,皆试新衣是早图。

天下自须胡伯始,江东只在管夷吾。

乡山此际当治麦,误矣为文效两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至日记见简辅汉卿二首(其一)

满窗晴旭散轻埃,报答生成只酒杯。

篇什正须今日用,岁时偏傍俗人来。

轻舠上藕泥初拭,小巷争鱼臭不开。

试作横竿权土炭,聊从夜半候阳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开元寺省公韵

振锡浮杯定偶然,茧窠谁见老蚕眠。

祇知大胆嘲无本,渠识前身是普贤。

师欲赢粮趋建德,我惭观画访开先。

莫将幻境誇阳燄,吐尽多生渴死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留题寓舍

无可奈何生午凉,暮年王粲更情伤。

一川水净鸥能白,九月秋归蝶自黄。

洛下篇章还独咏,辽东城郭正相忘。

纷纷后土涂泥甚,小试庄周曳尾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