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晚步

薄晚江行意若何,夕阳微影漏林柯。

缘崖白鸟玄沙浅,隔岸青山绿树多。

下网人听潮外语,入村船载渡头歌。

观澜不用登遐绝,百里蛟门送海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江头晚步》描绘了傍晚时分江边的宁静与生动景象。诗人屠侨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夕阳西下、江水悠悠的画面。

首句“薄晚江行意若何”,开篇即点明时间与情境,薄暮时分的江上行舟,诗人的心境似乎也随着这渐暗的天色而变得深沉。接着,“夕阳微影漏林柯”一句,将夕阳余晖透过树林的光影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缘崖白鸟玄沙浅,隔岸青山绿树多”两句,视角由近及远,描绘了江边的自然景观。白鸟在崖边飞翔,玄色的沙滩映衬着它们的身影;对岸的青山连绵,绿树成荫,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山水画卷。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白鸟与玄沙、青山与绿树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下网人听潮外语,入村船载渡头歌”则转向了人的活动。下网捕鱼的人在倾听潮声,或许在思考着收获与生活的关联;而入村的船只则带来了歌声,为这宁静的傍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欢乐。这两句通过人物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展现了江边生活的另一面。

最后,“观澜不用登遐绝,百里蛟门送海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观澜不必远行,百里的蛟门(可能指江口)就能感受到大海的波涛。这句话既是对眼前景致的赞美,也是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感慨。

整体而言,《江头晚步》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描绘,展现了傍晚江边的宁静与生机,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92)

屠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同年万汝信北上

同陟金台映聚星,分明梧竹肖君形。

两年簪佩北归阙,三日云山东过庭。

梅雨沧江行汗漫,翰音瀛海入青冥。

秋风我亦期当发,记别桃花第一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过宁波寺登览

落日川桥野寺幽,风篁雨蔓碧遭周。

居连一舍今方到,胜接三江昔未游。

门外沧波飞白鸟,殿前红叶偃深秋。

鸡声隔竹啼寥寂,僧在薜萝宫里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正月十五夜平望驿看月有怀

平望驿前春水平,元宵月里画船行。

湖光汗漫一千顷,人意欢欣三五明。

胸次若于星汉朗,歌声自得里闾情。

回头漠漠家乡远,聊遣春庭有弟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渡淮

风送淮流四十程,船头急鼓溯涛声。

海光荡日长鲸没,春色窥帘细柳晴。

天地襟喉当吐纳,江河经纬孰裁成。

分明国脉源源在,更重微臣万里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