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台话旧

伴听木天风飒飕,十年名纸愧生毛。

龙韬暂出尘氛静,文教两司声望高。

笑引山杯誇卓荦,指谈霜鬓惜萧骚。

翠屏僻远经过少,看竹哦松不惮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西台与友人交谈的情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范与情怀。首句“伴听木天风飒飕”,以自然界的风声起笔,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仿佛读者已置身于一片远离尘嚣的天地之中。接着,“十年名纸愧生毛”一句,诗人自谦地表达了自己在文坛上的渺小感,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龙韬暂出尘氛静,文教两司声望高”两句,通过“龙韬”这一典故,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结,暗示了文人的责任与使命。同时,也点出了文教部门在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和广泛影响力。

“笑引山杯誇卓荦,指谈霜鬓惜萧骚”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场景,以及他们对年华流逝的感慨。通过“山杯”、“霜鬓”等意象,既展现了文人雅集的豪情,又暗含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最后,“翠屏僻远经过少,看竹哦松不惮劳”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这里的“翠屏”、“竹”、“松”等意象,不仅象征着自然之美,也是诗人内心追求宁静与超脱的写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572)

区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退斋先生顺德较士喜晴

冰壶皎皎湛元精,万类浑浑一镜明。

陆氏当年排具眼,昌黎何处表元英。

空濛有日回天意,肤寸无云点太清。

久雨忽晴非偶尔,乾坤从此妙施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三秋苦雨九日乍晴登高和莫玉泉封君

双不借行山欲尽,百须浮白酒新开。

茱萸且佩登高去,风雨才辞九日回。

云谷老甘还旧隐,凤凰声远出高台。

粳粳湿烂无遗粒,莫讶山人进芋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师道重光卷赠宪学林先生(其一)

道艺宫墙夙所师,端严风格有如斯。

何年鹤语归华表,今日凤毛符圣时。

百卉遍承新化雨,十觞重乐旧相知。

青天白日东亭路,暂别令人倍慕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师道重光卷赠宪学林先生(其二)

沧江一叶老渔师,潦到何人复重斯。

宪节独留青眼在,鸥群还顾白头时。

宗师有道光前烈,风教无端觉后知。

徙倚西台花下月,为公倾倒十年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