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见卖芍药戏赠张厚之二绝(其一)

春风欲尽无寻处,尽向南园芍药中。

过尽此花真尽也,此生应与此花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马上见卖芍药戏赠张厚之二绝(其一)》。诗中,诗人以春风消逝无处寻觅为引子,将春风的离去与南园盛开的芍药相联系,表达了春光易逝、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感慨。"过尽此花真尽也"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芍药凋零的景象,暗示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最后,诗人以"此生应与此花同"作结,寓意自己也将如同这芍药一般,经历盛衰,感叹人生的短暂和相似之处。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中秋见月寄子瞻

西风吹暑天益高,明月耿耿分秋毫。

彭城闭门青嶂合,卧听百步鸣飞涛。

使君携客登燕子,月色着人冷如水。

筵前不设鼓与钟,处处笛声相应起。

浮云卷尽流金丸,戏马台西山郁蟠。

杯中渌酒一时尽,衣上白露三更寒。

扁舟明日浮古汴,回首逡巡陵谷变。

河吞巨野入长淮,城没黄流只三版。

明年筑城城似山,伐木为堤堤更坚。

黄楼未成河已退,空有遗迹令人看。

城头见月应更好,河流深处今生草。

子孙幸免鱼鳖食,歌舞聊宽使君老。

南都从事老更贫,羞见青天月照人。

飞鹤投笼不能出,曾是彭城坐中客。

形式: 古风

中秋夜八绝(其一)

长空开积雨,清夜流明月。

看尽上楼人,油然就西没。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月]韵

刘顗宫苑,退老于庐山石碑庵,顗,陕西人,本进士换武,家有声伎(其一)

山西旧将本书生,归老岩间未厌兵。

卧闻布水中宵起,错认边风万马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书郭熙横卷

凤阁鸾台十二屏,屏上郭熙题姓名。

崩崖断壑人不到,枯松野葛相攲倾。

黄散给舍多肉食,食罢起爱飞泉清。

皆言古人不复见,不知北门待诏白发垂冠缨。

袖中短轴才半幅,惨澹百里山川横。

岩头古寺拥云木,沙尾渔舟浮晚晴。

遥山可见不知处,落霞断雁俱微明。

十年江海兴不浅,满帆风雨通宵行。

投篙椓杙便止宿,买鱼沽酒相逢迎。

归来朝中亦何有,包裹观阙围重城。

日高困睡心有适,梦中时作东南征。

眼前欲拟要真物,拂拭束绢付与汾阳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