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好向东林度此生,半天山脚寺门平。
红霞嶂底潺潺色,清夜房前瑟瑟声。
偶别十年成瞬息,欲来千里阻刀兵。
可怜二子同归兴,南国烟花路好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者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亲人离别的深情。开篇“好向东林度此生”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东林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安度晚年,半山脚下的寺门平静而祥和。“红霞嶂底潺潺色”、“清夜房前瑟瑟声”则分别描绘了白日与黑夜的景象,红霞映衬着山峦,潺潺流水声中带有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清凉的夜晚,房前的风声更显得安静而又有些许凄凉。
“偶别十年成瞬息”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久别重逢的无常感。接着,“欲来千里阻刀兵”则透露出外界动荡不安的情势,使得诗人对亲人归来的渴望更加迫切。
最后两句“可怜二子同归兴,南国烟花路好行”展现了诗人对两个孩子归来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他们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这里的“南国烟花路好行”不仅描绘了南方春暖花开的美丽景色,也寓意着孩子们将要走上的平坦而美好的生活道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感慨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谁请衰羸住北州,七年魂梦旧山丘。
心清槛底潇湘月,骨冷禅中太华秋。
高节未闻驯虎豹,片言何以傲王侯。
应须脱洒孤峰去,始是分明个剃头。
忆在匡庐日,秋风八月时。
松声虎溪寺,塔影雁门师。
步碧葳蕤径,吟香菡萏池。
何当旧泉石,归去洗心脾。
忆别匡山日,无端是远游。
却回看五老,翻悔上孤舟。
蹭蹬三千里,蹉跎二十秋。
近来空寄梦,时到虎溪头。
良夜如清昼,幽人在小庭。
满空垂列宿,那个是文星。
世界归谁是,心魂向自宁。
何当见尧舜,重为造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