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早朝待漏有感

钟鼓殷殷曙色分,紫云楼阁尚氤氲。

常年待漏承明署,何日挂冠神武门。

林壑秋清猿鹤怨,田园岁晚菊松存。

若为久索长安米,白发青山忝圣恩。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秋日早朝待漏有感》是明代文徵明所作,通过描绘早朝时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首句“钟鼓殷殷曙色分”,以钟鼓之声和逐渐明亮的曙光,营造出早朝时分特有的肃穆氛围。接着“紫云楼阁尚氤氲”一句,以紫云缭绕的楼阁,进一步渲染了早朝的庄严与神秘。

“常年待漏承明署,何日挂冠神武门”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长期在官场中忙碌、等待升迁的厌倦,以及渴望早日辞官归隐的心愿。“林壑秋清猿鹤怨,田园岁晚菊松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猿鹤在清冷的山林中哀鸣,而诗人想象中的田园生活却依然保持着生机,菊花与松树在岁末依然挺立。

最后,“若为久索长安米,白发青山忝圣恩”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不满,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他感叹自己长久以来为了生计奔波于长安(借指京城),如今已满头白发,却未能实现归隐的愿望,只能接受这份来自朝廷的恩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怀石湖

茶磨山前宿雨晴,行春桥下绿波平。

吴儿越女齐声唱,菱叶荷花无数生。

落日夷犹青雀舫,孤烟缥缈望湖亭。

平生走马听鸡处,残梦依依是越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感怀

三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入樊笼。

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

白头博得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即事(其一)

卯酒意醺然,焚香闭阁眠。

长安尘十丈,不到竹窗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即事(其二)

露下葛衣单,参差林影寒。

依然残夜月,不在石湖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