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清月白树红时,无奈重城隔闰师。
却羡潺湲阶下水,夜深流入白莲池。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秋夜的景象,"风清月白树红时",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秋风轻拂,月光皎洁,树叶呈现出鲜艳的红色,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寂寥的氛围。然而,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对远方闰师的思念之情,"无奈重城隔闰师",表达了诗人因地理阻隔无法与闰师相见的无奈。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阶下的潺潺流水,它静静地流过,"却羡潺湲阶下水",诗人羡慕那流水能够不分昼夜地流向远方,仿佛能将自己的思念带去闰师身边。最后,"夜深流入白莲池",这一句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希望闰师如同那清澈的流水,能在深夜中感受到自己的心意,融入他心中的那个"白莲池",象征着纯洁和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寄情,通过秋夜景色和流水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闰师深深的怀念和祝福,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不详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离丛并长对禅扃,乍见翻疑是一茎。
我恨与师居隔郭,他生愿似此君生。
世情冷暖由分别,何必区区较异同。
但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
绣衣蕙带方袍客,身计虽殊性共閒。
同宿河心山顶寺,数宵无一事相关。
不妨赴诏暂归宁,跃马惟消两火程。
七十严君千万喜,綵衣争似绣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