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闻子瞻先已被系予昼居三院东阁而子瞻在知杂南庑才隔一垣不得通音息因作诗四篇以为异日相遇一噱之资耳(其一)

早年相值浙江边,多见新诗到处传。

楼上金蛇惊妙句,卷中腰鼓伏长篇。

仳离岁月流如水,抑郁情怀积似烟。

今日柏台相望处,隔垣音响莫由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早年在浙江边相遇,常见他的新诗四处流传。
在楼上,他那如金蛇般的妙句令人惊叹,卷中的长篇犹如沉睡的腰鼓等待唤醒。
离别和时光流逝得像流水一样,抑郁的心情累积得像烟雾般浓厚。
如今我们在监察台遥望,隔着墙,声音无法传达。

注释

浙江边:指浙江地区。
新诗:新的诗歌作品。
楼上:楼上的场景。
金蛇:比喻诗人精彩的诗句。
腰鼓:比喻长篇作品。
仳离:离异或分离。
情怀:心情或情感。
柏台:古代官署名,监察部门。
音响:声音。
宣:传达。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与现实隔阂的感慨。开篇即以“早年相值浙江边,多见新诗到处传”勾勒出一幅诗人青春时代在浙江相聚、互赠诗篇的情景,这些诗句如同金蛇般惊艳,每个妙句都能在楼上回响。同时,“卷中腰鼓伏长篇”则表明这些诗歌不仅仅是短小精悍的佳作,还有着深邃宏大的构思。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同流水般不断涌去,诗人心中的抑郁情怀也随之积累,如烟雾一般弥漫。这份隔阂和无奈在“今日柏台相望处,隔垣音响莫由宣”中得到强烈的体现。诗人站在柏台上,只能远远地望见对方,却无法传递半点声音,这种身边而感却如同天涯的距离,令人心痛。

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隔阂的无奈和哀愁。通过对比早年相聚时的热闹与今日隔离的沉默,诗人表达了对友情、时代变迁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此诗语言流畅,意境幽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624)

苏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闻子瞻先已被系予昼居三院东阁而子瞻在知杂南庑才隔一垣不得通音息因作诗四篇以为异日相遇一噱之资耳(其四)

近年出处略相同,十载邅回我与公。

杭婺邻封迁谪后,湖濠继踵絷维中。

诗人嗫嗫常多难,儒者凄凄久讳穷。

他日得归江海去,相期来访蒜山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闻子瞻先已被系予昼居三院东阁而子瞻在知杂南庑才隔一垣不得通音息因作诗四篇以为异日相遇一噱之资耳(其三)

源流同是子卿孙,公自多才我寡闻。

谬见推称丈人行,应缘旧熟秘书君。

文章高绝诚难敌,声气相求久益勤。

莫为歌诗能数眯,圣朝终要颂华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