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五首(其一)

谁守柴门是野鸥,花边菜臼竹间楼。

古人偏爱陶元亮,祭酒咸推陈太丘。

九节杖,一扁舟。布衣焉敢谒诸侯。

老人未鲠何须祝,且往前村饭㹀牛。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田园诗意的画面。诗人以“谁守柴门是野鸥”开篇,巧妙地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野鸥守着柴门,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也暗示了隐居生活的自由与宁静。接着,“花边菜臼竹间楼”一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环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自然气息。

“古人偏爱陶元亮,祭酒咸推陈太丘”两句,借用了陶渊明和陈太丘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人格的推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陈太丘的“义重于利”的故事,都成为了后世文人追求理想生活和道德品质的典范。

“九节杖,一扁舟”描绘了隐士出行的简朴与自在,九节杖象征着行走的便利与稳重,扁舟则寓意着漂泊与自由。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方式,也暗含了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赞美。

“布衣焉敢谒诸侯”一句,表达了对权贵的不屑和对平民身份的自豪,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等级观念的反思和对平等价值的追求。

最后,“老人未鲠何须祝,且往前村饭㹀牛”两句,以老人的形象收尾,既是对前文隐逸生活的总结,也是对人生智慧的体现。老人无需过多的祝福,只需享受眼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这不仅是对当下幸福的珍惜,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人物、隐逸生活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五首(其二)

细雨浓烟彴略横,渔灯几点灭还明。

山如好友初谋面,路似生人未识名。

风力缓,布帆轻。舻声伊轧杂鸥声。

画师纵有王摩诘,一片空濛写不成。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五首(其三)

俯仰乾坤一草亭,科头箕踞眼还青。

休妨南郭先生睡,不羡东吴处士星。

泥药灶,护花铃。春来蜂蝶共经营。

儿孙功课无他事,熟读龟蒙耒耜经。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五首(其四)

门外垂杨隐约船,醉来留客大床眠。

风前铁笛谁三弄?壁上雷琴剩一弦。

颜沃若,室萧然。盟欧狎路费周旋。

笼中娇鸟歌偏好,辛苦教成十二年。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五首(其五)

且系兰舟上小坡,闲看春社杖横拖。

数家白板鱼鳞屋,几道青渠燕尾波。

灯烂漫,舞婆娑。朱颜暂借酒微酡。

小儿何似香山妪,爱听衰翁赤壁歌。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