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令.塞外重九

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鬓稠。是重阳、何处堪愁。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

断梦几能留,香魂一哭休。怪凉蟾、空满衾禂。霜落鸟啼浑不睡,偏想出,旧风流。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翻译

多年的古树向人展示秋色,蓬乱的头发掠过浓密的鬓角。重阳佳节,无处忍受忧愁。记得当年惆怅的往事,风雨交加之时,正下南楼。
好梦易断,尚有多少残留?亡魂一哭,万事皆休。都怪月光空照在当年的床被上,满床凉意。一地落霜,乌鸦啼鸣,全无睡意,却又偏偏想到当年的风流韵事。

注释

南楼令:又名《唐多令》。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平韵。
亦有前片第三句加一衬字者。
重九: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惊蓬:杂乱的蓬草,这里指头发蓬乱。
凉蟾:指月光。
衾稠:床帐被褥。
“霜落”句:唐张继《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鉴赏

这首清代纳兰性德的《南楼令·塞外重九》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和词人的愁绪。"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鬓稠",通过描绘古木在秋风中摇曳,飞蓬打乱了词人的头发,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是重阳、何处堪愁",点明了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更增添了词人心中的愁苦。

"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词人回忆起过去的忧伤往事,当时风雨交加,他独自走下南楼,那份情感更加深沉。接下来的"断梦几能留,香魂一哭休",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亡者的哀悼。

"怪凉蝉、空满衾裯",以蝉鸣的凄凉反衬词人内心的孤寂,而"霜落乌啼浑不睡"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悲凉。最后,"偏想出,旧风流",词人沉浸在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中,感叹世事变迁,旧日的风流不再。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过去与现实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南歌子.古戍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玉帐空分垒,金笳已罢吹。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昭君怨

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瘦骨不禁秋,总成愁。

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谯鼓已三更,梦须成。

形式: 词牌: 昭君怨

点绛唇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庾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