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韩干《牧马图》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

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

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兔骍騜鶾。

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态隐驽顽。

碧眼胡儿手足鲜,岁时翦刷供帝闲。

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

楼下玉螭吐清寒,往来蹙踏生飞湍。

众工舐笔和朱铅,先生曹霸弟子韩。

厩马多肉尻脽圆,肉中画骨夸尤难。

金羁玉勒绣罗鞍,鞭箠刻烙伤天全,不如此图近自然。

平沙细草荒芊绵,惊鸿脱兔争后先。

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

形式: 古风

翻译

南山之下,汧水渭水之间,我可以想象出开元天宝那些年。
朝廷建立八坊养马,连秦川都觉得太狭隘,四十万匹骏马奔驰,似阵阵云烟。
马儿毛色各异,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头似龙,颈似凤,有狞恶有俊妍。奇姿逸态,令人叹为观止,也有些劣性马,跳踉嘶叫,混杂其间。
绿眼睛的胡人以善养马出名,每年剪毛刷马,精心挑选,供给天子的御马监。
天子临池观马,左右侍从美女三千,红妆在日光的照耀下分外光鲜。
楼下的玉螭口中吐出不绝的寒水,马群在水波中奔跑溅起水花似箭。
画工们把笔舐满了颜料临摹,曹霸和弟子韩干的画技压倒群贤。
内厩的马多肉臀部肥圆,能在画肉时画出骨相,真是难上加难。
马匹戴着黄金羁白玉勒,马鞍子是罗绫绣成,它们遭到鞭打火烙已伤天全,怎比得韩干画上的马,神骏天然。
你看,一望无际的平沙上,细草蒙蒙似绵,马儿轻逸快捷,恐后争先。
这些马真该让王良挟着鞭子赶上青天,为什么要俯首拉车,留在人间?

注释

韩干:大梁人,官太府寺丞。
善画人物,尤工鞍马。
初师曹霸。
天宝中召入供奉,悉图宫中名马。
南山:指秦岭,在陕西陇县南。
汧渭:汧水及渭水,均在陕西。
开元、天宝:唐玄宗年号。
八坊:唐时置八坊于岐、豳、泾、宁间,管理马匹,地广千里。
秦川:指陕西、甘肃东部一带。
四十万匹:开元时令王毛仲管马政,至十三年,马有四十三万。
“骓”二句:指形形色色的马。
骓,毛色苍白相杂的马。
駓,毛色黄白相杂的马。
骃,浅黑间白的马。
骆,黑鬣的白马。
骊,纯黑的马。
骝,黑鬣的红马。
騵,白腹的红马。
白鱼,两目似鱼目的马。
赤兔,红马。
骍,红黄色的马。
騜,毛色黄白相杂的马。
鶾,长毛马。
奇姿:特殊的姿态;上面所说的“狞”,其实就是奇姿。
逸德:秉性纯良。
弩顽:难以驯服、质地不好的劣等马。
隐:隐藏,夹在中间。
碧眼胡儿:谓牧马人,据诗,知唐时牧马人多为长着碧蓝眼睛的少数民族的人。
胡儿,西域少数民族。
鲜:鲜明,此处意为灵活。
剪刷:剪毛和洗刷,此乃牧马人分内的事。
帝闲:内廷的马厩。
柘袍:黄袍。
此代指皇帝。
临池:谓临池学习书法。
池,砚池。
三千:谓宫女之多。
螭:传说中无角的龙。
古代常雕刻其形作为器物装饰。
此指池边吐水的螭首。
蹙踏:踢,踏。
舐:以舌取食或舔物,这里是说用手舔笔。
众工:众画工。
朱铅:指绘画的颜料。
曹霸:唐著名画家,魏曹髦之后。
天宝末曾奉诏画御马及功臣,官至左武卫将军。
“厩马”二句:说内厩马肥胖,难以画出骨相。
尻脽,臀部。
韩干画马善于表现骨相,故云。
羁:马笼头。
勒:马络头。
鞭箠:用马鞭子鞭打。
箠,马鞭。
烙:灼,烧。
伤:伤害。
天全:不遭受任何伤害的自然状态,即本性。
平沙:广漠的沙源,此谓草原。
荒芊绵:草原上的荒草,长得很茂盛,绵延不断。
芊,茂盛。
惊鸿: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
”鸿受惊就飞得快。
脱兔:逃跑的兔子。
比喻行动非常迅速。
脱,逃脱。
王良:《苏轼诗集》引宋人注:“王良,赵简子时御者。
”《淮南子·览冥训》说王良善御马。
后引申为星名。
《晋书·天文志》:“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天子奉车御官也。
”“挟策飞上天”出于此。
策:马鞭。
辕:车前驾牲畜的直木。
据《苏轼诗集》宋人注引《晋书》:“蔡漠戏王导,短辕犊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书韩干〈牧马图〉》。诗中描绘了唐代画家韩干所绘《牧马图》的生动场景,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古代盛世和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开篇即设定了一幅宏伟的历史画卷,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想象中的古代风光。"想见开元天宝年,八坊分屯隘秦川"一句,则是诗人对于唐朝鼎盛时期的美好回忆和向往。

接下来的“四十万匹如云烟”等句,用了大量的马名来形容当时马匹之繁华,这些字面上的铺陈,实际上是在描绘一幅幅巨大的历史画卷,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诗人对古代文化和艺术的深切情感。

"奇姿逸德隐驽顽,碧眼胡儿手足鲜"中的“奇姿逸德”形容的是马匹的高贵气质,而“碧眼胡儿手足鲜”则是描绘了当时匠人技艺之精湛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诗中还通过“岁时剪刷供帝闲,柘袍临池侍三千”等句,展现了古代皇家对于艺术的尊崇,以及艺术在宫廷生活中的地位。"红妆照日光流渊,楼下玉螭吐清寒"则是对画中景象的细腻描绘,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美感。

至于“往来蹙踏生飞湍,众工舐笔和朱铅”等句,则是在形容当时艺术创作的繁荣景象,以及匠人们对于技艺的执着追求。而“先生曹霸弟子韩,厩马多肉尻脽圆”则是对画家韩干及其师承的赞誉。

"肉中画骨誇尤难,金羁玉勒绣罗鞍"中的“肉中画骨”,形容的是韩干在画技上的高超,能够将马的骨骼结构和肌肉质感都准确地表现在画布上。而“不如此图近自然”则是对韩干艺术风格的一种肯定,他的作品达到了与自然极为接近的真实效果。

最后,“平沙细草荒芊绵,惊鸿脱兔争后先。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一段,是诗人对于古代英雄和艺术创作自由精神的颂扬。在这里,通过对比自然景物与人工技艺的对照,强调了真正的艺术创作应该追求的是自然而不做作。

整首诗不仅是对韩干《牧马图》的描绘,更是苏轼对于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深刻反思,以及他个人对于自由创作精神的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京师哭任遵圣

十年不还乡,儿女日夜长。

岂惟催老大,渐复成彫丧。

每闻耆旧亡,涕泣声辄放。

老任况奇逸,先子推辈行。

文章得少誉,诗语尤清壮。

吏能复所长,谈笑万夫上。

自喜作剧县,偏工破豪党。

奋髯走猾吏,嚼齿对奸将。

哀哉命不偶,每以才得谤。

竟使落穷山,青衫就黄壤。

宦游久不乐,江海永相望。

退耕本就君,时节相劳饷。

此怀今不遂,归见累累葬。

望哭国西门,落日衔千嶂。

平生惟一子,抱负珠在掌。

见之龆龀中,已有食牛量。

他年如入洛,生死一相访。

惟有王浚冲,心知中散状。

形式: 古风

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

冗士无处著,寄身范公园。

桃李忽成阴,荠麦秀已繁。

闭门春昼永,惟有黄蜂喧。

谁人肯携酒,共醉榆柳村。

髯卿独何者,一月三到门。

我不往拜之,髯来意弥敦。

堂堂元老后,亹亹仁人言。

忆在钱塘岁,情好均弟昆。

时于冰雪中,笑语作春温。

欲饮径相觅,夜开丛竹轩。

搜寻到箧笥,鲊醢无复存。

每愧烟火中,玉腕亲炮燔。

别来今几何,相对如梦魂。

告我当北渡,新诗侑清樽。

坡陀太行麓,汹涌黄河翻。

仕宦非不遇,王畿西北垣。

斯民如鱼耳,见网则惊奔。

皎皎千丈清,不如尺水浑。

刑政虽首务,念当养其源。

一闻襦裤音,盗贼安足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次韵子由送蒋夔赴代州学官

功利争先变法初,典型独守老成馀。

穷人未信诗能尔,倚市悬知绣不如。

代北诸生渐狂简,床头杂说为爬梳。

归来问雁吾何敢,疾世王符解著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宿州次韵刘泾

我欲归休瑟渐希,舞雩何日著春衣。

多情白发三千丈,无用苍皮四十围。

晚觉文章真小技,早知富贵有危机。

为君垂涕君知否?千古华亭鹤自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