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倚杖残秋里,吟中四顾频。
西风天际雁,落日渡头人。
草色衰平野,山阴敛暮尘。
却寻苔径去,明月照村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在这个季节里倚靠着杖站在残留的秋色之中,感慨地吟咏着四周的景物。西边的天际有大雁飞过,而落日的余晖下,有行人渡河回家。
草地上的野草颜色已经开始衰败,平坦的原野上散布着暮色的阴影和尘土。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一条覆盖着苔藓的小径前行,这条小路引领他走向那明亮的月光之下,照耀着周围的村庄。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深秋景色的感悟和对乡村生活的留恋。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丝孤独与淡泊的心境,体现了诗人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的内心世界。
不详
后晋天福九年(九四四)进士(王禹称《孟水部诗集序》)。曾受孟氏辟,为零陵从事。南唐时,授丰城簿,迁淦阳令。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归老连上(《诗话总龟》前集卷五引《雅言系述》)。年八十三卒。有《金鳖集》,已佚。《南唐书》卷二三有传
南游何感思,更甚叶缤纷。
一夜耒江雨,百年工部文。
青山当日见,白酒至今闻。
惟有为诗者,经过时吊君。
低身锵玉佩,举袖拂罗衣。
对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飞。
邂逅款良宵,殷勤荷胜招。
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
酒蚁倾还泛,心猿躁似调。
谁怜失群雁,长苦业风飘。
白日在重云,如何分曲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