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中

静中天地阔,岁月听悠悠。

往事浑如梦,长江不尽流。

蛩吟似怀古,雁阵去防秋。

习得看山癖,终朝懒下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在宁静中感受到天地的广阔,时间仿佛在耳边悠悠流淌。
过去的时光如同梦境般模糊,长江水滔滔不绝永无止境。
蟋蟀的鸣叫仿佛在怀旧,大雁排成队列准备迎接秋天的到来。
我养成了观赏山景的习惯,整天都不愿下楼走动。

注释

静中:在宁静之中。
天地阔:天地显得格外宽广。
岁月:时间。
悠悠:漫长而缓慢。
往事:过去的经历。
浑如梦:像梦一样模糊不清。
长江:长江水。
不尽流:不断流淌。
蛩吟:蟋蟀的叫声。
似怀古:似乎在怀旧。
雁阵:大雁的队伍。
去防秋:准备迎接秋天。
习得:养成。
看山癖:观赏山景的爱好。
终朝:整天。
懒下楼:不愿下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静谧环境中的内心感受。"静中天地阔",寥寥数语便展现出宁静之中空间的辽阔与心境的开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超脱。"岁月听悠悠",通过听觉,诗人仿佛能听见时间的流逝,流露出对时光荏苒的感慨。

"往事浑如梦",将过去的经历比喻为梦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长江不尽流"则以长江的永恒流动象征生命的不息和历史的长河,寓意着个人在宇宙间的渺小与无常。

"蛩吟似怀古",借秋虫的鸣叫引发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寓含着对古人智慧与事迹的怀念。"雁阵去防秋",大雁南飞的景象又让人联想到季节更替和生活的节奏,暗含着对时光流转的警醒。

最后两句"习得看山癖,终朝懒下楼",诗人自述已养成欣赏山水的癖好,整日沉迷其中,不愿下楼,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尘世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展现了宋代文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风雅情怀。

收录诗词(659)

胡仲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山居十绝(其九)梅涧

今昨孤山迥不同,逋仙谁与管春风。

暗香疏影无寻处,元在泠泠一涧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叶山甫见惠古琴走笔以谢

南风之歌久绝响,生民不作声希想。

声音之道与政通,审音知政惟丝桐。

堪嗟世道多翻覆,几度桑田变陵谷。

摩挲古物忆当年,人在春风和气天。

治世之音安以乐,斯琴当年羽衣作。

物换星移阅几周,不图今日为君留。

袖来赠与无弦客,得之何啻如圭璧。

籀文篆古未为奇,我思古人珍秘时。

古人不可得而见,见琴如见当时面。

安得寻声问爨人,为吾一洗琴上尘。

形式: 古风

题杨妃上马娇图

并辔行春沉醉归,侍儿扶上绣鞍来。

君王微笑回眸看,肯信嵬坡掩面时。

形式: 七言绝句

题金粟洞

名山洞府三十六,若拟帽峰犹未足。

有人曾此坐丹炉,有人曾此安棋局。

一朝悟道归去来,依旧紫云锁林屋。

武荣贾客来洛阳,手携尺书叩岩谷。

觌面亲逢吕洞宾,有眼不辨郑文叔。

功成行满欲度人,酬之遗以半升粟。

岂知粒粒皆金砂,一服可但能辟谷。

先嗔后喜来重寻,痴心才动隔山谷。

故老相传金粟仙,凌霄有塔苍标玉。

乾坤外物号无尘,凡夫到此懒著脚。

我来稽首问先生,若为乞得壶中药。

刀圭分与医国人,却入深山抱幽独。

先生道我亦不尘,且走千岩并万壑。

它时相过岳阳楼,定把奇书与君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