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惟一所作,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它强调了佛教中“万法无常,一心清净”的核心理念。"万法本无",指的是世间万物的本质都是空性,没有固定的实体;"一心何有",则指心灵的纯净超越一切外在的执着。"绝虑忘缘",是说要摒弃杂念和世俗的牵绊,达到内心的宁静;"默默自守",则是保持这种内在的寂静与坚守。
"倘能朝于斯夕于斯",表达了持续修行,无论日夜都保持这种心境的重要性。"自然虚而灵,空而妙",进一步阐述了通过这样的修炼,心灵会变得虚空而灵动,充满智慧和奇妙。最后以问答的形式,"正当恁么时,我手何似佛手",意在说明在这样的境界下,凡人的手与佛陀的手并无分别,都达到了无我的境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修实践为切入点,引导读者体悟到心性的自由与超越,体现了禅宗追求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