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元鲁山(其六)

言从鲁山宦,尽化尧时心。

豺狼耻狂噬,齿牙闭霜金。

竞来辟田土,相与耕嵚岑。

当宵无关锁,竟岁饶歌吟。

善教复天术,美词非俗箴。

精微自然事,视听不可寻。

因书鲁山绩,庶合箫韶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言语出自鲁山的仕途,全然融入了尧帝时代的仁德之心。
凶猛的豺狼也羞于狂妄地撕咬,它们的利齿在寒冷中紧闭如寒霜中的黄金。
人们纷纷前来开垦田地,共同在崎岖的山岭上耕耘。
夜晚无需门户封锁,整年都有歌声和吟咏声环绕。
良好的教育恢复了天道法则,优美的诗篇并非世俗的规劝。
精深微妙的道理自然流露,无法用耳目所及去探寻。
我写下鲁山的事迹,希望能与和谐美妙的音乐相契合。

注释

鲁山:指鲁山这个地方或鲁山人。
宦:仕途,官职。
尧时:古代贤君尧的时代,象征着理想社会。
耻:感到羞耻。
狂噬:狂妄地撕咬。
霜金:比喻豺狼的利齿。
辟田土:开垦田地。
嵚岑:形容山势险峻。
关锁:门户的锁。
饶歌吟:充满歌声和吟咏。
善教:良好的教育。
天术:自然法则。
俗箴:世俗的规劝。
精微:精细微妙。
视听:耳朵和眼睛。
寻:寻找,理解。
箫韶音:古代高雅的音乐,象征和谐美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赞美。开篇"言从鲁山宦,尽化尧时心"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修建鲁山宫来实现尧舜时代那种高尚的人文精神。"豺狼耻狂噬,齿牙闭霜金"则写出了在理想社会中,猛兽也变得温顺,与寒冷的霜雪相接时,它们的尖利齿牙如同被封锁,不再有侵害之举。

接着"竞来辟田土,相与耕嵚岑"描述了人们共同开垦荒地,相互协作,共同劳动的情景。"当宵无关锁,竟岁饶歌吟"则表达了在这样的社会里,晚上不用门闩锁门,一年四季都充满了和谐与欢乐的声音。

"善教复天术,美词非俗箴"写出了诗人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希望通过高尚的言辞来引导人们,而不是使用世俗的斥责。"精微自然事,视听不可寻"则是说这种理想社会中的事情,是细腻而又自然,不可用常人的眼睛和耳朵去探求。

最后"因书鲁山绩,庶合箫韶音"表达了诗人通过记录鲁山宫的功绩,希望能够与古代圣哲的音乐相谐调。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憧憬和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吊元鲁山(其七)

箫韶太平乐,鲁山不虚作。

千古若有知,百年幸如昨。

谁能嗣教化,以此洗浮薄。

君臣贵深遇,天地有灵橐。

力运既艰难,德符方合漠。

名位苟虚旷,声明自销铄。

礼法虽相救,贞浓易糟粕。

哀哀元鲁山,毕竟谁能度。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吊元鲁山(其八)

当今富教化,元后得贤相。

冰心镜衰古,霜议清遐障。

幽埋尽洸洗,滞旅免流浪。

唯馀鲁山名,未获旌廉让。

二三贞苦士,刷视耸危望。

发秋青山夜,目断丹阙亮。

诱类幸从兹,嘉招固非妄。

小生奏狂狷,感惕增万状。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吊元鲁山(其九)

黄犊不知孝,鲁山自驾车。

非贤不可妻,鲁山竟无家。

供养耻佗力,言词岂纤瑕。

将谣鲁山德,赜海谁能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吊元鲁山(其十)

遗婴尽雏乳,何况骨肉枝。

心肠结苦诚,胸臆垂甘滋。

事已出古表,谁言独今奇。

贤人母万物,岂弟流前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