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菊日寓义兴,与王觉轩会饮,酒中书送白廷玉

楚竹闲挑。千日酒、乐意稍稍渔樵。

那回轻散,飞梦便觉迢遥。

似隔芙蓉无路到,如何共此可怜宵。旧愁消。

故人念我,来问寂寥。

登临试开笑口,看垂垂短发,破帽休飘。

款语微吟,清气顿扫花妖。

明朝柳岸醉醒,又知在烟波第几桥。

怀人处,任满身风露,踏月吹箫。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翻译

悠闲地弹奏楚地的竹子,千日陈酿的美酒,让我心情愉悦,仿佛渔夫樵夫般享受生活。
那次轻易的离别,梦境就变得遥远。
如同隔着盛开的芙蓉花海,无法靠近,这孤寂的夜晚该如何度过。
旧有的愁绪消散,老朋友想念着我,前来探问我的寂寞。
登上高处试着露出笑容,看着稀疏的白发和破旧的帽子,不再被风吹落。
低声细语,轻轻吟唱,清新的气息驱散了花妖的困扰。
明天早晨在柳岸边醒来,又将在烟波浩渺中不知是哪座桥头。
在思念的人儿心中,任凭风露打湿全身,月下吹箫以抒怀。

注释

楚竹:楚地的竹子。
千日酒:陈酿多年的美酒。
渔樵:渔夫和樵夫,代指平凡生活。
飞梦:梦境。
芙蓉:荷花。
可怜宵:孤寂的夜晚。
故人:老朋友。
寂寥:寂寞。
垂垂短发:稀疏的白发。
款语:温柔的话语。
花妖:比喻困扰或烦恼。
柳岸:河边的柳树。
烟波:形容水波迷茫的样子。
吹箫:用箫声表达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楚竹闲挑"一句,设定了一个悠闲自得的情境,主人公在竹林中漫步,无忧无虑。"千日酒、乐意稍稍渔樵"则透露出主人公对饮酒享乐的态度,似乎是在用酒来逃避现实或是为了寻找一丝快慰。

接下来的"那回轻散,飞梦便觉迢遥"表达了一个恍惚间脱离现实、进入幻想世界的情形。"似隔芙蓉无路到,如何共此可怜宵"则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一种感慨,似乎在说即使想要逃避,但又回到了现实的残酷面前。

"旧愁消。故人念我,来问寂寥"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绪,朋友们还记得他,而他则是淡然处之。"登临试开笑口,看垂垂短发,破帽休飘"一句,则是在描写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状态,似乎不再在乎外界的评价。

"款语微吟,清气顿扫花妖"是对这种生活的一种赞美,似乎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清澈。"明朝柳岸醉醒, 又知在烟波第几桥"则是在说即使沉浸于酒精所带来的幻觉之中,也还是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最后的"怀人处,任满身风露,踏月吹箫"一句,则是对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一种总结,似乎诗人已经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一种脱离世俗纷扰、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理想的向往。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其三)咏鸳鸯菊

老圃堪嗟。深夜雨、紫英犹傲霜华。

暖宿篱根,飞去想怯寒沙。

采摘浮杯如戏水,晚香淡似夜来些。背风斜。

翠苔径里,描绣人夸。

白头共开笑口,看试妆满插,云髻双丫。

蝶也休愁,不是旧日疏葩。

连枝愿为比翼,问因甚寒城独自花。

悠然意,对九江山色,还醉陶家。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千岩竞秀澄江之山,崒嵂清丽,奔驶.相触,自北而东,由东而南,笑人应接不暇,其秀气之所钟欤

屋上青山。青未了、凌虚试一凭栏。

乱峰叠嶂,无限古色苍寒。

正喜云闲云又去,片云未识我心闲。对林峦。

底须谢屐,何用跻攀。

三十六梯眺远,任半空笑语,飞落人间。

赋笔吟笺,尘事竟不相关。

朝来自然气爽,更好是秋屏宜晚看。

蓬壶里,有天开图画,休唤边鸾。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为野舟赋

带雨春潮。人不渡、沙外晓色迢遥。

自横深静,谁见隔柳停桡。

知我知鱼未是乐,转篷闲趁白鸥招。任风飘。

夜来酒醒,何处江皋。

泛宅浮家更好,度菰蒲影里,濯足吹箫。

坐阅千帆,空竞万里波涛。

他年五湖访隐,第一是吴淞第四桥。

玄真子、共游烟水,人月俱高。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徵招.听袁伯长琴

秋风吹碎江南树,石床自听流水。

别鹤不归来,引悲风千里。馀音犹在耳。

有谁识、醉翁深意。去国情怀,草枯沙远,尚鸣山鬼。

客里。可消忧,人间世、寥寥几年无此。

杏老古坛荒,把凄凉空指。心尘聊更洗。

傍何处、竹边松底。共良夜,白月纷纷,领一天清气。

形式: 词牌: 徵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