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一)鲁公碑

他人工字书,美好若妇女。

猗嗟颜太师,赳赳丈夫武。

麻姑有遗碑,岁月亦已古。

硬笔可破石,镌者疑虚语。

惊龙索雷斗,口唾天下雨。

怒虎突围出,不畏千强弩。

有海珠易求,有山玉易取。

唯恐此碑坏,此书难再睹。

安得同宝镇,收藏在天府。

自非大祭时,莫教凡眼觑。

形式: 古风

翻译

他人的书法作品,美丽如女子。
啊,颜太师颜真卿,威武的丈夫,英勇无比。
麻姑庙前的碑文,年代久远。
硬笔的力量能穿透石头,刻工的话似乎难以置信。
惊动了龙,引来雷电争斗,他的吐息仿佛能降雨。
愤怒的老虎冲出包围,无惧千万支强弩。
大海明珠容易寻得,山中美玉易于获取。
只担心这碑文损坏,这样的书法就再也见不到了。
如何才能让它像宝贝一样镇守,收藏在神圣的地方。
除非是重要的祭祀时刻,否则不要让凡人轻易观看。

注释

他人工字书:他人的书法作品。
若妇女:如女子般美丽。
猗嗟:赞叹。
颜太师: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
丈夫武:英勇无比。
古:久远。
硬笔可破石:硬笔的力量强大。
镌者疑虚语:刻工的话似有夸张。
惊龙索雷斗:惊动龙引来雷电。
口唾天下雨:吐息如降雨。
怒虎突围:愤怒的老虎冲出。
千强弩:千万支强弩。
海珠易求:大海明珠容易找到。
山玉易取:山中美玉容易获取。
此碑坏:碑文损坏。
再睹:再次看到。
同宝镇:像宝贝一样镇守。
天府:神圣的地方。
大祭时:重要的祭祀时刻。
凡眼觑:凡人观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法家工整的字迹,宛如美丽的女性。猗嗟地赞叹颜真卿(颜太师)的雄健书风,其笔力雄劲,如同武士一般。诗中还提及麻姑遗留下的碑文,岁月流逝,使其显得古老。硬朗有力的书法甚至能在石头上留下痕迹,但也有人怀疑这种描述是否过于夸张。惊人的是,这位书法家的作品如同惊雷一般,充满力量,仿佛能唾手成雨。他的笔力如怒虎冲出牢笼,不畏惧任何强大的敌人。这首诗还提到海中之珠、山中的玉石都容易获得,但唯恐这碑文受损,这样的书法作品难以再现。作者希望能将这样的珍贵碑文像宝物一样收藏于天府之中,只有在重大祭祀的时候才显露给人看,不让凡俗之人随意窥视。

这首诗通过对书法艺术的描绘,展现了书法家非凡的技艺和作品的不朽价值,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保护之心。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七)碧莲池

碧莲何岁开,我时不得见。

于今到池上,只有红莲绽。

红莲非丑恶,物以多为贱。

阿蛮虽解舞,不见真妃面。

形式: 古风

和育王十二题(其三)七佛石

万物虽散殊,孰非道之体。

何必石岩岩,方疑金色臂。

形式: 古风

和育王十二题(其十)八角殿

晋后千百年,兹殿俨如昔。

梵宇若皆然,应须省民力。

形式: 古风

和育王十二题(其二)佛迹峰

佛迹空在兹,佛心无处所。

寻迹以求之,似学邯郸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