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家自昭长慈湖

眉山钟神秀,翁季天下伟。

直到仲虎辈,奕奕殊未已。

家为文章家,百年兼两侍。

存翁名侍从,颐山古肤使。

秘书性具存,文脉益演迤。

前除罗玉树,乃复有令子。

超趋夐不群,老气压纨绮。

早岁瑟僩篇,短檠午夜几。

要渠绍编刬,教示正勤止。

家宝未轻出,吾侪方侧耳。

一朝著斑衣,束书事行李。

堂上白发翁,为尔颜色喜。

涛江日日静,酒酣可以起。

慈湖在何许,精庐屹其沚。

我欲鼓枻游,浩渺曷涯涘。

长风驾高浪,瞥忽可千里。

如此宁不超,踔厉前无比。

须知归宿处,其道元甚迩。

鲤庭尊所闻,固自有源委。

愿毋厌凡近,读书愈穷理。

修程与远业,亦从今日始。

合沓来众誉,烜赫继世美。

持以贻家尊,良足当甘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牟巘的作品《送家自昭长慈湖》。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家自昭即将前往慈湖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其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首句“眉山钟神秀”以“眉山”象征友人家族的卓越才能和非凡气质,“神秀”则强调这种才能的出众与独特。接着“翁季天下伟”进一步赞扬家族的伟岸与荣耀。“直到仲虎辈,奕奕殊未已”表达了家族人才辈出,繁荣昌盛的景象。

“家为文章家,百年兼两侍”点明家族以文学著称,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存翁名侍从,颐山古肤使”描述家族中长辈的德高望重,以及对后辈的提携与影响。“秘书性具存,文脉益演迤”强调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前除罗玉树,乃复有令子”赞美家族中杰出的后代,如玉树临风。“超趋夐不群,老气压纨绮”形容这些后辈才华横溢,超越常人,他们的存在使得家族更加光彩照人。

“早岁瑟僩篇,短檠午夜几”回忆友人在年轻时勤奋学习,深夜灯火不息的场景。“要渠绍编刬,教示正勤止”表达希望友人能继承家族传统,继续努力学习。

“家宝未轻出,吾侪方侧耳”期待友人能将家族的宝贵知识与经验分享给更多人。“一朝著斑衣,束书事行李”预祝友人旅途顺利,带着书籍踏上新的旅程。

“堂上白发翁,为尔颜色喜”想象友人到达目的地后,家中长辈的喜悦之情。“涛江日日静,酒酣可以起”描绘友人到达慈湖后的宁静生活,以及与朋友欢聚畅饮的情景。

“慈湖在何许,精庐屹其沚”点出慈湖的位置,以及友人将居住的精舍。“我欲鼓枻游,浩渺曷涯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希望友人能像乘舟游历广阔天地一样,生活充满无限可能。

“长风驾高浪,瞥忽可千里”比喻友人未来的生活道路广阔无垠。“如此宁不超,踔厉前无比”肯定友人未来必定能超越自我,成就非凡。

“须知归宿处,其道元甚迩”提醒友人无论走到哪里,内心深处的归属感与家族的根始终相连。“鲤庭尊所闻,固自有源委”引用典故,强调家族传统与教育的重要性。

“愿毋厌凡近,读书愈穷理”鼓励友人保持谦逊,不断学习,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修程与远业,亦从今日始”寄语友人未来的道路与事业从现在开始。

“合沓来众誉,烜赫继世美”预祝友人获得广泛赞誉,家族的荣耀得以延续。“持以贻家尊,良足当甘旨”表达友人将家族的荣誉与成就作为对长辈的最好礼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友人家庭的辉煌历史、家族成员的才华与品德,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家族观念。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赠陈一斋

谢公文物郡,山川如错绣。

转眼成萧瑟,富览宁复有。

自我识君子,再挹中屿秀。

卓荦妙言语,经术更兼茂。

早岁六典书,嘐嘐发孤咮。

春官失分寸,苦不入吾彀。

天意将有待,本郡烦客授。

乡人弟子行,月旦师友旧。

朝随贡篚入,莫处儒席右。

固知致远业,当时无近售。

多士皆景附,三道共辐辏。

而我初何心,高下随所就。

澹然守吾一,拥书坐清昼。

交帚谢俗物,冰雪凛怀袖。

独于吾辈人,倒屐惟恐后。

谁云一缝掖,不如雁门守。

好贤笃缁衣,同心蔼兰臭。

况乃诸老翁,夜艾耿残宿。

殷勤见尊礼,能使风俗厚。

颇怜世议隘,或用儒为诟。

元气须爱护,大体必争救。

诵言百僚上,大作万间覆。

君当自此升,儒蕴获尽究。

是为斯文福,岂弟神明祐。

平生闻人善,喜气如饙馏。

作诗继鲁頖,千岁俾眉寿。

形式: 古风

送王仲明长明道

君本邺中士,行向建业去。

故都多感慨,尽在登临处。

乃心所师仰,当年上元簿。

闭门玩微言,春风会归趣。

形式: 古风

和马侯游何山

自还吴兴居,头童而齿豁。

信意时出教,所览深以廓。

何山在何许,细路穿木末。

跻攀不惮劳,历历见郛郭。

晴岚堆紫翠,正在吾屋角。

世事苦坌并,我但专一壑。

嗟彼竞利者,为计自各各。

缅怀安定公,雅合居台阁。

平生惟自道,未有轻造脚。

朅从海陵来,姑苏亦暂泊。

湖学得公重,学子有攸托。

南园庆历间,六老曾会酌。

当年马太守,高谊谁能若。

直卿为之记,文字诚磊落。

厥今同姓侯,胸次有活著。

长篇俄写就,传写腕欲脱。

昨闻上湖坟,寒色正错莫。

樵木不为禁,宰树叹濯濯。

新祠已卜龟,华表伫立鹤。

神游倘来下,旷达离尘缚。

形式: 古风

送吕锡入闽省觐

吾友邓善之,从游多佳士。

其间最妙龄,英英有吕子。

虚中风寒处,子独钟秀美。

忆昨初过我,丰度如冰峙。

不肯逐利名,惟耽玩文史。

闭门肆探讨,往往穷日晷。

刻意逗幽深,飞辨摘讹记。

我欲浚其源,融液会众理。

何事遽索去,明发事行李。

八咏须恣游,三山亦甚邃。

人生著綵衣,侍官真乐只。

行当拜家庆,亲颜为渠喜。

非复旧阿蒙,有子能如此。

便可置膝下,家室勿轻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