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程伯寓知府给事以仆生祠妙唱见寄辄次韵奉酬

闻道邦人尚去思,栽松植竹绕丛祠。

要知独立无言处,正似危邦援绝时。

平世功名付图画,暮年活计在钩丝。

谢公旌旆巡山后,千里慇勤寄好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听说百姓仍然怀念先贤,种植松竹围绕着丛祠祭台。
想要了解那寂静无声的高洁之地,就像身处危难之邦孤立无援的时候。
太平盛世的功名只留下画图记载,晚年生活就寄托于钓鱼编织的技艺。
像谢公那样巡视山川之后,他千里迢迢寄来深情的诗篇。

注释

邦人:指百姓,这里指对先贤的怀念者。
尚:仍然,还。
栽松植竹:种植松树和竹子,象征忠诚与坚韧。
丛祠:祭祀先贤的小祠堂。
危邦援绝:形容国家处于危险中,没有外部援助。
平世功名:太平盛世中的功绩和名声。
暮年活计:晚年的消遣或谋生方式。
钩丝:钓鱼,代指悠闲的晚年生活。
谢公:指谢安,东晋名臣,这里可能借指有威望的人物。
旌旆:旗帜,这里指谢公的官职标志。
巡山后:巡视山川归来。
慇勤:情意深厚,这里指深情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题为《蒙程伯寓知府给事以仆生祠妙唱见寄辄次韵奉酬》。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程伯寓知府的感激之情,以及对邦人怀念自己的感慨。他通过描述人们种植松竹围绕祠堂的场景,象征着对他的敬仰和思念,如同国家危难时的孤独坚守。诗人也提到,即使在太平盛世,他也淡泊功名,晚年生活寄托于钓鱼等简单之事。最后,他以谢公巡山后的深情寄词,表达了对程伯寓知府的深深感谢和友谊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宋诗的婉约风格。

收录诗词(130)

袁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褒三汤孝行

谁道田家不读书,一门孝行与人殊。

直将自已通天地,岂是无心惜体肤。

人愿生儿皆似此,神如祐善肯忘吾。

勉哉一念勤推广,已办嘉名里巷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题赵氏连理木图

连理呈祥炳寸丹,巽斋高致拂云端。

须知念念通冥漠,不见声声说急难。

义槩莫如生死际,家风要使子孙看。

城南我祖嘉名似,从此心期共不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魏鸿禧叙别二首(其二)

别有金丹简且真,不烦火候不劳神。

自知自信融融乐,无虑无营盎盎春。

天地游心元广大,风云入句更精神。

我将归去偿兹愿,溪上相逢只幅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魏鸿禧叙别二首(其一)

世间万事尽筌蹄,尘外工夫好者希。

大道精通元自在,旁门浅陋谩多岐。

六年铁冶劳经画,九转金丹默受持。

归去小溪溪上坐,要求消息在婴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