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道田家不读书,一门孝行与人殊。
直将自已通天地,岂是无心惜体肤。
人愿生儿皆似此,神如祐善肯忘吾。
勉哉一念勤推广,已办嘉名里巷呼。
这首宋朝袁甫的《褒三汤孝行》描绘了农家虽然生活朴素,但家庭中却充满浓厚的孝道精神。首句“谁道田家不读书”以反问开篇,强调农家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传承。接下来的“一门孝行与人殊”赞美了这家人的孝顺行为超越常人,与众不同。
“直将自己通天地”进一步赞扬了这家人通过孝行与自然法则相通,体现了他们的高尚情操。诗人认为,他们并非忽视自身身体,而是通过孝行将对父母的爱延伸到天地之间,体现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岂是无心惜体肤”进一步肯定了他们并非不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而是将更大的爱心奉献给了长辈。诗人希望所有人都能像这家人一样,孝顺父母,行善积德。
“人愿生儿皆似此”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品德的向往,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培养出如此孝顺的孩子。最后,“神如祐善肯忘吾”暗示上天会眷顾那些行善之人,这样的家庭将会得到神明的庇佑。
结尾两句“勉哉一念勤推广,已办嘉名里巷呼”是对孝行的鼓励和赞美,希望这种美德能够广泛传播,让乡亲邻里都知晓并称颂这家人的美德。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孝道在农村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不详
连理呈祥炳寸丹,巽斋高致拂云端。
须知念念通冥漠,不见声声说急难。
义槩莫如生死际,家风要使子孙看。
城南我祖嘉名似,从此心期共不刊。
别有金丹简且真,不烦火候不劳神。
自知自信融融乐,无虑无营盎盎春。
天地游心元广大,风云入句更精神。
我将归去偿兹愿,溪上相逢只幅巾。
世间万事尽筌蹄,尘外工夫好者希。
大道精通元自在,旁门浅陋谩多岐。
六年铁冶劳经画,九转金丹默受持。
归去小溪溪上坐,要求消息在婴儿。
我老贫无居,借宅横水北。
轩窗五月凉,四面绕脩竹。
方塘贮清泉,绿净荫湖目。
初疑青钱小,稍展圆盖绿。
红妆出菡萏,敛萼似羞缩。
清晨露华滋,掩苒耀容服。
风来香十里,雨过珠百斛。
全家在清凉,衾枕有馀馥。
吾师老瞿昙,六入渐驱逐。
尘嚣化五浊,热恼变三伏。
食实餐其根,对案何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