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闲望有感

水乡春气变新正,风物光荣异帝城。

闲步偶寻芳草色,空林独听野莺声。

烟霞未得从幽兴,吟赏潜悲减旧情。

燕麦杨花自摇荡,不知离客困南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江南春天的气息正在改变,风光景色比帝都更加辉煌。
我悠闲地漫步,偶然寻找青草的色彩,独自在寂静的树林中聆听野莺的鸣叫。
烟雾云霞未能满足我隐逸的情怀,吟诗赏景让我内心悲伤,旧有的情感更显消沉。
燕麦和杨花在风中飘摇,它们并不理解游子在南征中的艰难困苦。

注释

水乡:指江南地区。
春气:春天的气息。
新正:新年正月。
风物:自然景象。
光荣:辉煌。
异:不同于。
帝城:京都。
闲步:悠闲散步。
芳草色:青草的颜色。
空林:寂静的树林。
野莺声:野莺的叫声。
烟霞:烟雾和云霞。
幽兴:隐逸的心情。
吟赏:吟诗赏景。
减旧情:减少旧有的情感。
燕麦:一种春季常见的植物。
杨花:柳絮。
自摇荡:自行飘荡。
离客:远行的人。
困南征:在南征的艰难中受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水乡的独特风光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水乡春气变新正"点明了季节转换,水乡的春天气息焕然一新。"风物光荣异帝城"则将此地的景色与京都的繁华相比,强调了水乡春天的别样光彩。

"闲步偶寻芳草色,空林独听野莺声"通过诗人悠闲漫步,欣赏青草翠色,独自聆听林中莺鸟鸣叫,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亲近。然而,"烟霞未得从幽兴,吟赏潜悲减旧情"又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淡淡的哀愁,尽管美景当前,却因怀旧之情而倍感伤感。

最后两句"燕麦杨花自摇荡,不知离客困南征"以燕麦和杨花的飘摇,象征着时光流逝和诗人的漂泊不定,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处异乡、南征路遥的感慨。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借春日之景抒发离别之苦的诗作。

收录诗词(299)

寇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字:平仲
  •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 生卒年:961-1023

相关古诗词

春日登楼怀归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春望书事

因晴每日向吟台,纵目山城景象开。

白鸟静投沙浦去,落花闲逐野泉来。

客愁已被杨烟染,春色难甘蜀魄催。

看即流芳无处问,但将馀兴殢黄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残月(其一)

半夜沉清影,宵残犹伴吟。

已甘垂树杪,由得挂天心。

淡色迷蓬户,馀光映宿禽。

谁家伤早别,凝思共沉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洛阳有怀岐山旧游

绿鬓年来已渐彫,旧游芳草路迢迢。

山横远翠疑歌黛,柳拂轻梢认舞腰。

秦甸梦回空有恨,洛城吟断独无憀。

斜阳更上高楼望,始觉离情一倍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