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履常张公龙潭

明经宣城宰,家此百尺澜。

郑公不量力,敢以非意干。

玄黄杂两战,绛青表双蟠。

烈气毙强敌,仁心恻饥寒。

精诚祷必赴,苟简求亦难。

萧条麦麰枯,浩荡日月宽。

念子无吏责,十日勤征鞍。

春蔬得雨雪,少助先生盘。

龙不惮往来,而我独宴安。

闭阁默自责,神交清夜阑。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担任明经官的宣城县令,府邸就坐落在百尺江边。
郑公过于自信,竟敢违背常理来干预事务。
黑白两色交织,象征着战争的胜负,红色与青色代表双方势力。
他的英勇之气击败了强大的敌人,仁爱之心同情饥饿和寒冷的人。
他虔诚祈祷,坚信愿望会实现;但若要求简单,却难以轻易满足。
田野贫瘠,麦子枯黄,天地间显得广阔而寂寥。
考虑到你的职责,你十天来马不停蹄地征收赋税。
春天的蔬菜因雨雪滋润,稍稍丰富了先生的餐桌。
龙不怕频繁往返,但我独自享受安宁。
我关上房门默默自责,深夜里与神灵交流心灵深处。

注释

明经:古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
宣城宰:宣城县令。
百尺澜:形容江水波涛汹涌。
郑公:指某位姓郑的官员。
非意:不合常规或预料之外的事。
玄黄:古代阴阳色彩,象征对立统一。
烈气:英勇之气。
仁心:仁爱之心。
精诚:真诚的心意。
萧条:荒凉、贫瘠。
麦麰:麦子。
宴安:安逸的生活。
闭阁:关闭房门。
神交:精神上的交流。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题为《次韵陈履常张公龙潭》。从诗中可以看出,苏轼在宣城担任地方官职,他的住宅位于百尺溪边。这条溪流可能非常湍急,因为“澜”字有水流湍急的意思。

首句“明经宣城宰,家此百尺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描述,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自豪之情,因为能在这样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担任地方官职是一种荣幸。

接下来的几句“郑公不量力,敢以非意干。玄黄杂两战,绛青表双蟠。”则是对历史上的某位人物进行描写,可能是在叙述其英雄事迹或是对其品格的赞美。这里的“郑公”可能是一个历史人物,或者是当时的人物,具体身份需要结合史料来确定。

中间部分“烈气毙强敌,仁心恻饥寒。”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仁慈与对弱者的关怀,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坚定的意志和对抗强敌的勇气。

“精诚祷必赴,苟简求亦难。”则是表达了一种对朋友或某种事业的忠诚与执着,即使面临困难,也会不懈追求。

以下几句“萧条麦麰枯,浩荡日月宽。念子无吏责,十日勤征鞍。”描绘了农村凋敝景象和诗人对子女的牵挂,以及自己不断努力工作的情形。“吏”字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官职或是官员的职责。

最后,“春蔬得雨雪,少助先生盘。龙不惮往来,而我独宴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恩赐的一种感激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这里的“龙”可能是比喻某种高洁或自由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从自然景色到人事变迁,再到个人情感的抒发,都是诗人深刻体验后的心声流露。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小饮西湖,怀欧阳叔弼兄弟,赠赵景贶、陈履常

岁暮自急景,我闲方缓觞。

欢饮西湖晚,步转北渚长。

地坐略少长,意行无涧冈。

久知荠麦青,稍喜榆柳黄。

盎盎春欲动,潋潋夜未央。

水天鸥鹭静,月露松桧香。

抚景方晼晚,怀人重凄凉。

岂无一老兵,坐念两欧阳。

我意正麋鹿,君材亦圭璋。

此会不可再,此欢不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蜡梅一首赠赵景贶

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

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

天工变化谁得知,我亦儿嬉作小诗。

君不见万松岭上黄千叶,玉蕊檀心两奇绝。

醉中不觉度千山,夜闻梅香失醉眠。

归来却梦寻花去,梦里花仙觅奇句。

此间风物属诗人,我老不饮当付君。

君行适吴我适越,笑指西湖作衣钵。

形式: 古风

送王竦朝散赴阙

我家衡山公,清而畏人知。

臧否不出口,默识如蓍龟。

擢子拱把中,云有骥騄姿。

胡为三十载,尚作穷苦词。

丈人不妄语,未效此何疑。

揭来清颍上,泪湿中郎诗。

怪我一年长,而作十年衰。

同时几人在,岂敢怨白髭。

愿言指松柏,永与霜雪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

扫白非黄精,轻身岂胡麻。

怪君仁而寿,未觉生有涯。

曾经丹化米,亲授枣如瓜。

云蒸作雾楷,火灭噀雨巴。

自此养铅鼎,无穷走河车。

至今许玉斧,犹事萼绿华。

我本三生人,畴昔一念差。

前生或草圣,习气馀惊蛇。

儒臞谢赤松,佛缚惭丹霞。

时时一篇出,扰扰四座哗。

清诗得可惊,信美辞多夸。

回车入官府,治具随贫家。

萍韭与豆粥,亦可成咄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