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经略廷弼

经略主守抚主战,一举荡平握胜算。

兵来薄城城动摇,委去严关门两扇。

卷地风鹤走踉跄,掖之上马马胡旋。

谁欤哭者独微笑,安在横磨剑十万。

毕以残军屹后殿,耳聋舌敝言言验。

功罪昭然黑白判,左袒右袒法乃乱。

曲杀清流设阱陷,讲筵袖出辽东传。

九边传首亦何辞,坐盗脏赀足长叹。

安得貂裘与珍玩,矫旨助虐江夏县。

子雉经死去婢衣,株连姻族抄瓜蔓。

可怜杨左魏何人,一网打入封疆案。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熊经略廷弼》由清代诗人严遂成所作,描绘了一位名为熊廷弼的经略官在处理国家事务时的复杂境遇和遭遇。诗中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熊廷弼在主守、主战、抚民、治军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与抉择。

首句“经略主守抚主战,一举荡平握胜算”点明了熊廷弼作为经略官的角色,既要负责防守国土,又要参与战争决策,且能掌握胜算。接着,“兵来薄城城动摇,委去严关门两扇”描绘了战争的紧张局势,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熊廷弼也能坚定地关闭城门,展现其坚强的决心。

“卷地风鹤走踉跄,掖之上马马胡旋”运用自然景象的动态变化,形象地表现了战场上的混乱与紧张,同时暗示了熊廷弼在危机时刻迅速上马,准备迎战。接下来,“谁欤哭者独微笑,安在横磨剑十万”通过对比哭声与微笑,以及对熊廷弼手中剑的夸张描述,突出了他在困难面前的冷静与自信。

“毕以残军屹后殿,耳聋舌敝言言验”描述了熊廷弼在军队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依然坚守岗位,即使面对外界的质疑和压力,他的话语也得到了验证。这体现了他的忠诚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功罪昭然黑白判,左袒右袒法乃乱”指出在评价熊廷弼的功过时,应当公正客观,不应受到偏见的影响。接下来,“曲杀清流设阱陷,讲筵袖出辽东传”揭示了有人为了个人私利,利用舆论和权力手段攻击熊廷弼,甚至编造谎言。

“九边传首亦何辞,坐盗脏赀足长叹”表达了对熊廷弼被冤枉和误解的同情,以及对那些利用权力谋取私利者的谴责。最后,“安得貂裘与珍玩,矫旨助虐江夏县”表达了对熊廷弼遭遇不公待遇的愤慨,以及对那些滥用职权、伤害无辜者的愤怒。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不仅展现了熊廷弼在国家危难时刻的英勇与智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腐败现象,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社会批判性。

收录诗词(283)

严遂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 字:崧占(一作崧瞻)
  • 号:海珊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724

相关古诗词

李尚书三才

江左夷吾誉可矜,东林竟以古儒称。

一身清约非杨绾,四海交游是李膺。

白璧点因疏小节,黄金散亦负奇能。

朝端聚讼淮民泣,马价难蠲矿税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赵忠毅南星

澄清天下志,正色肃朝纲。

半道包苴绝,三君姓氏香。

京官料大计,王府注赀郎。

夜窘崔呈秀,师侵谢应祥。

四凶曾著论,十罪竟飞章。

要地罗群丑,熏天灼巨珰。

浮云身进退,阴雨国兴亡。

孤立苞桑系,联翩硕果伤。

私仇庭辱马,奇祸狱连汪。

并劾郭嘉遇,交攻孙丕扬。

放归良可已,提问又何妨。

臂痛慈亲殁,肠惊少子殇。

家贫无长物,戍远况殊方。

赦惜生还晚,封叨谥赠光。

不堪西极目,血泪洒庄浪。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赵忠毅南星

唾骂人从戟手看,门庭高峻切云端。

倨床下拜风犹古,负剑前驱胆不寒。

燕赵气缘游侠重,顾厨名去党魁难。

酒酣以往淋漓笔,瘦语吴歌打枣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邹忠介无标

夺情疏上母丧终,晚节登朝辙不同。

卓绝原为少年事,护持绰有大臣风。

一途首善弦歌外,六载都匀木石中。

讲学宋亡言已甚,可堪妖贼比山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