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道心虽博爱,遇物忽难兼。

树更因巢惜,云曾为月嫌。

酒中宁有感,诗里觉无厌。

渐老成何事,疏慵病转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翻译

尽管我心怀大爱,但面对事物却难以兼顾。
看到树木因鸟巢而珍贵,云彩也曾因月亮而感到多余。
在酒中我或许能找到一丝感触,在诗的世界里却感觉永不满足。
随着年岁增长,我越来越无所事事,懒散和疾病反而更加缠身。

注释

道心:内心的道德或慈悲之心。
博爱:广泛的爱心。
遇物:遇到事物。
忽:突然。
难兼:难以同时处理。
树更:更加珍视树木。
因:因为。
巢:鸟巢。
惜:珍惜。
云曾:云也曾。
为:为了。
月:月亮。
嫌:嫌弃。
酒中:在饮酒时。
宁:岂非,难道不。
感:感触。
诗里:在诗歌中。
觉:感觉。
无厌:永不厌倦。
渐老:渐渐变老。
成何事:变成什么事。
疏慵:懒散。
病:疾病。
转添:反而增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的《咏怀》,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内心的矛盾。首句“道心虽博爱”,展现了诗人深厚的道德情怀和广泛的爱心,然而接下来的“遇物忽难兼”则揭示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博爱往往难以兼顾,体现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奈。

“树更因巢惜,云曾为月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树木因为鸟巢而更加珍惜,云彩曾经因为月亮的光芒而感到嫉妒,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于世间万物的怜悯和自我反思。他从酒中寻找慰藉,却发现“酒中宁有感”,情感并未因此得到解脱;在诗歌创作中,他也感到“诗里觉无厌”,但似乎也无法完全排遣心中的郁结。

最后两句“渐老成何事,疏慵病转添”,诗人感叹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越来越疏懒,身体也因之而日益衰弱,这使得原本的困境更加深重。整首诗寓情于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琐碎和个人衰老的内心世界,富有哲理和人生况味。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河中孙学士以诗见寄因次本韵继和三章用为酬赠(其三)

山前衙署枕河湄,遂意荣居事可知。

华省图书虽暂别,故乡风物似相随。

绕城奔浪喧更鼓,隔岸征帆映酒旗。

刻石将同王阁长,永留遗爱向歌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河中孙学士以诗见寄因次本韵继和三章用为酬赠(其二)

入居兰省归群望,出守薄关自圣知。

清禁乍辞仙漏远,白楼闲上彩笺随。

伯夷庙下停金勒,大舜门中亚绣旗。

遥想雄藩多少境,祇应公暇遍留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河中孙学士以诗见寄因次本韵继和三章用为酬赠(其一)

表里山河舜帝基,圣君馆殿选贤知。

开筵想任佳人拥,游寺应嫌俗吏随。

政讶龚黄推绝席,文疑元白竖降旗。

逍遥楼迥闲登处,几感皇唐御制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知玄武县薛秘丞继示手书因以谢

至交忘贵贱,岂可与常论。

少似君书札,多于我梦魂。

杨岐从蜀邑,雁递到烟村。

倒箧时将读,谁言我眼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