铙歌(其三)艾如张

艾而张罗罗若云,中有黄雀呼其群。

毛羽摧颓离哉纷。山出黄雀山嵯峨。

鸿鹄绝四海,君亦难为罗。

我欲从之谗言多,鸿鹄徘徊奈雀何。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以艾草设罗捕鸟为背景,展现了黄雀与鸿鹄之间的对比与冲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哲理。

首句“艾而张罗罗若云”,以“艾”草设罗网,形象地描绘了捕捉鸟类的场景,如同云朵般铺展开来,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接着,“中有黄雀呼其群”,揭示了故事的核心——黄雀在罗网中呼唤同伴,展现出它们的智慧与团结精神。随后,“毛羽摧颓离哉纷”,描述了黄雀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混乱,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助。

“山出黄雀山嵯峨”,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黄雀所处环境的险峻与艰难,暗示了它们面临的挑战与危险。接下来,“鸿鹄绝四海,君亦难为罗”,将鸿鹄与黄雀进行对比,鸿鹄象征着自由与高远,而黄雀则处于被捕捉的境地,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

最后,“我欲从之谗言多,鸿鹄徘徊奈雀何”,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帮助黄雀摆脱困境的愿望,但又意识到外界的谗言与困难重重,难以实现。这句诗蕴含了对现实无奈与理想追求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的生存斗争与人类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由、团结与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铙歌(其四)上之回

上之回,萧关开。以待边,单于台。

勒兵十八万,羽林材。振大旅,鬗长驰。

詟匈奴,臣月支。

朝诸侯王甘泉宫,郡国受计福来同。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五)翁离

拥离趾中,可筑宫。兰用葺之,艾尔蓬。拥离趾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铙歌(其六)战城南

战城南,走城北,转斗不利号路侧。

谓我枭骑,且行出攻。

宁为野乌食,不逐驽马徘徊蒲苇中。

水深黝黝,蒲苇骜骜。乌亦自不去,客亦自不豪。

梁以集,乌子五,乌母六。

禾黍不食攫腐肉,愿为忠臣何可覆。

伤子良臣,良臣诚可伤。远道之人,枯骨何葬。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七)巫山高

巫山高,自言高。江水深,自言深。

勿复相思,君有他心。山以蔚蔚,水以汤汤。

何用度之,石用梁。徘徊远望,泣下沾裳。

愿托黄鹄,东归故乡。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