铙歌(其四)上之回

上之回,萧关开。以待边,单于台。

勒兵十八万,羽林材。振大旅,鬗长驰。

詟匈奴,臣月支。

朝诸侯王甘泉宫,郡国受计福来同。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的宏大场面与君主的威严。"上之回,萧关开",开篇即展现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战争氛围,仿佛大军即将出征。"以待边,单于台",预示着对边疆的警戒与对敌人的威慑。接着"勒兵十八万,羽林材",点明了军队的强大规模和精锐之师,"振大旅,鬗长驰",展现了军队行进时的壮观景象和战斗的激烈。"詟匈奴,臣月支",表现了军队的勇猛和对敌人的震慑力。最后"朝诸侯王甘泉宫,郡国受计福来同",描绘了君主在甘泉宫接见诸侯王的场景,彰显了君主的权威和国家的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壮阔的场景,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君主的雄伟形象,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军事力量和政治秩序。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铙歌(其五)翁离

拥离趾中,可筑宫。兰用葺之,艾尔蓬。拥离趾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铙歌(其六)战城南

战城南,走城北,转斗不利号路侧。

谓我枭骑,且行出攻。

宁为野乌食,不逐驽马徘徊蒲苇中。

水深黝黝,蒲苇骜骜。乌亦自不去,客亦自不豪。

梁以集,乌子五,乌母六。

禾黍不食攫腐肉,愿为忠臣何可覆。

伤子良臣,良臣诚可伤。远道之人,枯骨何葬。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七)巫山高

巫山高,自言高。江水深,自言深。

勿复相思,君有他心。山以蔚蔚,水以汤汤。

何用度之,石用梁。徘徊远望,泣下沾裳。

愿托黄鹄,东归故乡。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八)上陵

上陵亦诚美,下津以尚羊。

问客从何来,自言水中央。

芰荷为君衣,芙蓉为君裳。

木兰为君佩,江蓠间杜蘅。

铜池之芝以九茎,光华烛天披金英。

凤凰之集,乍开乍合,蜚览上林,曾不知日月明。

赤翅之鸿,翁杂相随。白雁何蔚蔚,云为车,风为马。

游阊阖,守谒者。五色露,何泥泥。

乃在仙人金掌中,凝如膏,美如饴。

愿奉我主饮,延年万岁期。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