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二首(其一)

萧索时序晚,已复度高秋。

回涧白波起,通川绛树稠。

晨风散清霜,嘉稻卷平畴。

独怀志士感,岁事幸将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萧索时序晚,已复度高秋”点明了季节的更迭,暗示着秋天的结束和冬天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凋零的氛围。接着,“回涧白波起,通川绛树稠”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山涧中白波翻滚,河流两岸红叶繁茂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生命的坚韧与不息。

“晨风散清霜,嘉稻卷平畴”则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晨风吹散了霜冻,稻田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与丰收的预兆。这种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生命循环、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最后,“独怀志士感,岁事幸将休”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或许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内心涌起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岁事幸将休”一句又透露出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尽管面对着冬日的寒冷与萧瑟,但诗人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期待着新一年的开始,寓意着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对生命、时间与希望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冬日二首(其二)

清霜染涧树,萧索向严冬。

密雨有时集,寒云无定容。

波明横濑出,风急远林空。

一极窗间眺,高旻矗乱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春日即事

郊园卉木丽,林塘烟水清。

闲栖众累远,览物共关情。

憩树鸟啼幽,缘原草舒荣。

悟悦心自遣,谁云非达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诵经

坐厌尘累积,脱躧味幽玄。

静披笈中素,流味东华篇。

朝昏一俯仰,岁月如奔川。

世纷未云遣,仗此息诸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春日言怀

春至草木变,郊园犹掩扉。

兹晨与心会,览物遍芳菲。

桃萼破浅红,时禽悦朝晖。

泉谷暖方融,原田水初肥。

东作兴庶氓,岁功始在兹。

端居适自慰,世事复有期。

终然心所向,农亩当还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