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四首(其四)

马祖有伴则来,彭公死时即道。

睡里虱子咬人,信手摸得革蚤。

形式: 偈颂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诗中运用了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马祖与同伴的互动、彭公去世后的描述、以及在梦中被虱子叮咬的情境,通过这些日常琐事,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直面生死的人生哲理。

“马祖有伴则来”,形象地描绘了马祖(这里可能指代某种精神或事物)在有同伴(即支持、帮助或陪伴的力量)时便能到来,象征着在人生旅途中,有朋友、有支持,困难便能迎刃而解,生活充满希望。

“彭公死时即道”,则以彭公去世为转折点,暗示生命终将结束,但在此之后,或许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或道路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这句诗引出了对生命意义和死亡态度的思考,鼓励人们面对生命的无常,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睡里虱子咬人,信手摸得革蚤”,这两句诗通过梦境中的小虫叮咬,比喻生活中不经意间遇到的小困扰或烦恼。而“信手摸得革蚤”则表达了面对这些小问题时,人们应以轻松、自然的态度去解决,不必过于焦虑或紧张。这种生活哲学,强调了在日常琐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以及解决问题的智慧与方法。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载体,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导读者在平凡中寻找智慧,在困境中保持乐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积极态度。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偈三首(其一)

出定只消弹指,佛法岂用工夫。

我今要用便用,不管罔明文殊。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偈三首(其二)

灵云一见不再见,红白枝枝不着花。

叵耐钓鱼船上客,却来平地摝鱼虾。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偈三首(其三)

不知即问,不见即讨。圆满现前,何须更道。

维坚密身,生死病老。面前塔子,不可推倒。

形式: 偈颂 押[皓]韵

补秀老遗

万壑摇苍烟,百滩渡流水。

下有跨驴人,萧萧吹醉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