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离乱身偶在,窜迹任浮沈。
虎暴荒居迥,萤孤黑夜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躲避战乱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离乱身偶在,窜迹任浮沈"表达了诗人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不得不随波逐流,寻找安身之地,但这种安全是暂时且不可靠的。"虎暴荒居迥,萤孤黑夜深"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惊悚与孤独的情景,老虎在废弃的家园中狂奔,萤火虫在深夜中闪烁,表现了战乱给人带来的恐惧和无尽的夜晚。
诗人通过这样的笔墨,不仅展现了战乱时期人们的悲惨遭遇,更传达了一种对和平生活的无比向往以及内心的孤独与不安。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意象丰富而含蓄,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司空图的高超艺术造诣。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峰北幽亭愿證因,他生此地却容身。
上方僧在时应到,笑认前衔记写真。
雪鬓不禁镊,知非又此年。
退居还有旨,荣路免妨贤。
落落鸣蛩鸟,晴霞度雁天。
自无佳节兴,依旧菊篱边。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
客舍喜逢连日雨,家山似响隔河砧。
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家山牢落战尘西,匹马偷归路已迷。
冢上卷旗人簇立,花边移寨鸟惊啼。
本来薄俗轻文字,却致中原动鼓鼙。
将取一壶闲日月,长歌深入武陵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