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岁愚春秋四十九辞疾拜章将免左掖重阳独登上方

雪鬓不禁镊,知非又此年。

退居还有旨,荣路免妨贤。

落落鸣蛩鸟,晴霞度雁天。

自无佳节兴,依旧菊篱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白发已无法掩饰,又到了一年的岁末。
退隐生活有深意,为的是不妨碍他人的前程。
孤独的蟋蟀在鸣叫,晴空下大雁飞过秋天。
没有节日的兴致,依旧喜欢在菊花篱笆旁度过。

注释

雪鬓:形容斑白的鬓发,代指年老。
不禁镊:镊,拔除。这里指白发难以掩饰岁月的痕迹。
知非:意识到自己已非少年。
退居:退隐,辞官家居。
有旨:有深远的意旨,此处指退隐有其深意。
荣路:荣华富贵的道路,这里指仕途。
妨贤:妨碍贤能之人前进。
落落:形容孤独,不群。
鸣蛩鸟:蟋蟀,这里以蟋蟀的叫声象征秋意。
晴霞度雁天:晴朗的天空中大雁南飞的景象。
佳节兴:节日的欢乐之情。
依旧菊篱边:依然喜欢在种满菊花的篱笆旁,暗示对朴素生活的热爱。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文人在退隐生活中所写,表达了他对往日荣华的回忆与现实中的平淡生活的接受。开篇"雪鬓不禁镊,知非又此年"两句,描绘了一种岁月流转、时光易逝的情境,诗人似乎在感慨自己的白发如雪,而这种变化并不是突然发生在今年,而是一直在悄然发生。"退居还有旨,荣路免妨贤"表明诗人虽然退隐,但内心仍有追求和理想,不会因为远离了争名夺利的场合而影响自己的修养和品格。

接下来的"落落鸣蛩鸟,晴霞度雁天"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蛩鸟的鸣叫和雁队穿越晴朗的天空,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生动的画面。最后两句"自无佳节兴,依旧菊篱边"则表达了诗人在没有特别喜庆之事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平常心态,在自己简朴的居所中享受着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于现实与过去、隐逸与功名之间的心理转变,以及他对于淡泊明志、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04)

司空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字:表圣
  • 生卒年:837~908

相关古诗词

丁巳重阳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

客舍喜逢连日雨,家山似响隔河砧。

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丁未岁归王官谷

家山牢落战尘西,匹马偷归路已迷。

冢上卷旗人簇立,花边移寨鸟惊啼。

本来薄俗轻文字,却致中原动鼓鼙。

将取一壶闲日月,长歌深入武陵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上陌梯寺怀旧僧二首(其一)

云根禅客居,皆说旧无庐。

松日明金像,山风向木鱼。

依栖应不阻,名利本来疏。

纵有人相问,林间懒拆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上陌梯寺怀旧僧二首(其二)

高鸦隔谷见,路转寺西门。

塔影荫泉脉,山苗侵烧痕。

钟疏含杳霭,閤迥亘黄昏。

更待他僧到,长如前信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