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井梧和雨下银床,梁燕随风别画堂。
二十五声秋漏永,梦回各自耐思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井边的梧桐在雨中摇曳,仿佛银色的床铺被轻轻摇动;梁上的燕子随着风雨离开了华丽的厅堂。诗人通过二十五声悠长的秋漏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漫长。梦醒后,各自回味梦境,心中思绪万千,耐人寻味。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孤独与离愁的主题,展现了宋词细腻的情感表达。
不详
宋词人。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寓临安。宋周密《武林旧事》云其曾经“御前应制”。后出仕,未十年而卒(释斯植《采芝集·挽周彦良》“白首功成未年”)。其词作今存九首,内容多为伤春、怨别,其中有四首“西湖”词。亦能诗,《诗家鼎脔》及《宋诗纪事》收其诗九首。有《葵窗词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三辑有其诗一卷。诗,以影印文渊阁《四车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一股金花擘断钗,两行玉箸界香腮。
近来自觉冰肌瘦,柳绿春衫放窄裁。
破除难尽是恩情,却怕恩生怨亦生。
思念不休心惑乱,梦惊人语似郎声。
团扇多情手尚携,金风庭砌拒霜开。
断肠一夜西楼雁,不带书来带恨来。
一筛凉雨歇亭皋,菡萏无香可得消。
玉簟怯秋眠未稳,阿谁楼上夜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