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后与郡中群公宴李秀才

强留佳客宴王孙,岩上馀花落酒樽。

书院欲开虫网户,讼庭犹掩雀罗门。

耳虚尽日疑琴癖,眼暗经秋觉镜昏。

莫引刘安倚西槛,夜来红叶下江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尽力挽留尊贵的客人与王子共宴,岩石上的残花落入了酒杯中。
书斋想要打开却已被蛛网覆盖,诉讼的庭院依旧门扉紧闭,如同捕雀之网。
整日耳边空虚,疑似对琴声上了瘾,入秋后视力渐弱,感觉镜子也变得模糊。
别让刘安那样风雅之人依偎在西侧栏杆,因为夜晚时,红叶已飘落在江边村落。

注释

强留:尽力挽留。
佳客:尊贵的客人。
宴:宴请。
王孙:王子或贵族子弟,这里泛指尊贵的客人。
岩上:岩石上。
馀花:残花。
书院:书斋。
虫网户:被蛛网覆盖的门户,表示久未开启。
讼庭:诉讼的庭院,指处理纠纷的地方。
雀罗门:比喻门可罗雀,形容冷清无人问津。
耳虚:耳边空虚,指听觉不灵敏或周围寂静。
琴癖:对琴声的极度喜爱或上瘾。
眼暗:视力减弱。
镜昏:镜子显得模糊,比喻视力不好。
刘安:西汉时期的人物,以好客和风雅著称。
倚西槛:依靠在西侧的栏杆上,姿态闲适。
红叶:象征秋日景象。
江村:江边的村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岩石上举行的宴会,佳客们被主人强留下来品酒。诗中“岩上馀花落酒樽”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宴会的氛围和环境,让人仿佛能够闻到酒香和花香交织的美妙情境。

接下来的两句“书院欲开虫网户,讼庭犹掩雀罗门”则转换了场景,表现了教育与司法机构即将开始活动的情形。这里的“虫网户”和“雀罗门”都是细腻的画面,把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充满期待的学术氛围。

诗人随后通过个人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寂寞。"耳虚尽日疑琴癖,眼暗经秋觉镜昏"两句,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似乎在怀旧和自我反思之间徘徊。

最后,“莫引刘安倚西槛,夜来红叶下江村”两句,则是诗人对过去的一种回顾,同时也是对未来某种期待的表达。这里的“刘安”指的是东汉时期的隐士刘安,他曾在都城西边建有园林,过着清净自在的生活。诗人通过提及刘安,似乎是在寻求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每一句都充满了对自然、历史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病中二首(其一)

三年婴酒渴,高卧似袁安。

秋色鬓应改,夜凉心已宽。

风衣藤簟滑,露井竹床寒。

卧忆郊扉月,恩深未挂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病中二首(其二)

私归人暂适,扶杖绕西林。

风急柳溪响,露寒莎径深。

一身仍白发,万虑只丹心。

此意无言处,高窗托素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病间寄郡中文士

卢橘含花处处香,老人依旧卧清漳。

心同客舍惊秋早,迹似僧斋厌夜长。

风捲翠帘琴自响,露凝朱阁簟先凉。

明朝欲醉文中彦,犹觉吟声带越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破北虏太和公主归宫阙

毳幕承秋极断蓬,飘飖一剑黑山空。

匈奴北走荒秦垒,贵主西还盛汉宫。

定是庙谟倾种落,必知边寇畏骁雄。

恩沾残类从归去,莫使华人杂犬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