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二首(其二)

私归人暂适,扶杖绕西林。

风急柳溪响,露寒莎径深。

一身仍白发,万虑只丹心。

此意无言处,高窗托素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我暂时回归私宅寻求适意,拄着拐杖漫步在西边的树林。
风急促地吹过,柳溪随之哗响,露水带着寒气,莎草覆盖的小径显得更加幽深。
我已是满头白发,但心中仍怀有万千忧虑,赤诚如丹。
这种无以言表的情意,在高高的窗前,唯有寄托于弹奏素琴。

注释

私归:私人归处,指回家。
暂适:暂时寻求安逸舒适。
扶杖:拄着手杖。
西林:西方的树林,泛指郊外的林地。
风急:风势猛烈。
柳溪:长有柳树的溪流。
响:发出声响。
露寒:露水带来寒意。
莎径:长满莎草的小路。
一身:全身,指自己。
仍:依然。
白发:白色的头发,代指年老。
万虑:诸多忧虑。
丹心:赤诚的心,比喻忠贞不渝。
此意:这种心意或情感。
无言处: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时候。
高窗:高大的窗户。
托:寄托。
素琴:没有装饰的琴,常用来象征淡泊或高雅的情趣。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感和思考。"私归人暂适,扶杖绕西林",诗人在归隐生活中寻求片刻的安宁,用手杖作为依靠,在西边的树林里漫步。这不仅是对外界的逃离,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

"风急柳溪响,露寒莎径深",这里描写了一个秋天的景象,风吹过柳树发出声响,微凉的露水使小路更加湿滑和幽深。这种环境不仅为诗人的情感营造了一种氛围,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一身仍白发,万虑只丹心",诗人用"白发"来形象地表达自己的年迈和忧愁,但尽管有无数的烦恼困扰着他,他的心依然坚定如初,不受外界干扰。这是对内在精神力量的一种颂扬。

"此意无言处,高窗托素琴",诗人表达了那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情感,在这样的时刻,他选择坐在高窗前,用清净无为的古琴来抒发自己无法言说的思想。这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倾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心灵风景线。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病间寄郡中文士

卢橘含花处处香,老人依旧卧清漳。

心同客舍惊秋早,迹似僧斋厌夜长。

风捲翠帘琴自响,露凝朱阁簟先凉。

明朝欲醉文中彦,犹觉吟声带越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破北虏太和公主归宫阙

毳幕承秋极断蓬,飘飖一剑黑山空。

匈奴北走荒秦垒,贵主西还盛汉宫。

定是庙谟倾种落,必知边寇畏骁雄。

恩沾残类从归去,莫使华人杂犬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途中逢故人话西山读书早曾游览

西岩曾到读书堂,穿竹行沙十里强。

湖上梦馀波滟滟,岭头愁断路茫茫。

经过事寄烟霞远,名利尘随日月长。

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途中寒食

处处哭声悲,行人马亦迟。

店闲无火日,村暖斫桑时。

泣路同杨子,烧山忆介推。

清明明日是,甘负故园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