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名诳当世,自误还劳人。
郑子复为谁,跋涉穷冬春。
去年赴上国,风雪迷江津。
徒步从我行,面黑手足皴。
今玆有徵命,欲往志靡伸。
子复之成都,代余陈所因。
念子远游学,三年别慈亲。
敝衣犯缁垢,断裂莫为纫。
蜀道幸坦平,王化甚惠仁。
历览快心目,庶足忘苦辛。
诸葛政犹在,少陵诗有神。
浩荡观大江,穹秀瞻峨岷。
心胸蕴奇伟,抚事气益振。
丈夫平生怀,岂惟安其身。
况可广咨访,大邦多缙绅。
恨我不得俱,惟恐孤主恩。
见王再三谢,念此疏远臣。
不详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累物扰灵府,澹然无所为。
家贫自鲜营,万事俱不知。
日禄馀一斗,粗给菜与麋。
秫田亦易耕,有酒供四时。
门多儒雅客,暇则斟酌之。
相对靡俗言,共谈止诗书。
遐情或深契,欢笑同解颐。
孰谓千古远,其人如在玆。
于心有至乐,天地亦可遗。
未知轩裳贵,讵识势位卑。
彼美要路仕,贤劳耀轻肥。
穷通各有适,宁论是与非。
帝子谨王度,大藩臻治平。
文风播南土,四国扬休声。
上公国懿亲,令德惟邦祯。
奉恩自夙昔,脩贡表贞诚。
名马西域来,玉勒悬珠缨。
金门足麒麟,特受顾盻荣。
王昨驻中都,貂蝉蔼盈庭。
公来必燕语,礼接同友生。
异质况天挺,至尊爱弥甥。
勋贤冠当世,夷夏钦盛名。
继美实在玆,闻望良匪轻。
近因师传重,愈见德业成。
历数传万年,苍生仰皇明。
岂徒本攴盛,股肱在公卿。
海内虽巳康,民俗犹未宁。
鄙夫抱深念,思睹礼乐兴。
愿公善匡辅,报主以忠贞。
载光史臣籍,永迈宗戚英。
灵雨洗南麓,汉光晚来盈。
临流送回使,怀古动遐情。
名为不祥器,斯理昔未觉。
及玆困奔走,始叹立论确。
险哉七盘山,羊肠凌巘崿。
三年八往返,颠顿发早白。
此行当盛夏,溽暑逞馀虐。
昼伏避蚊䖟,宵征越林薄。
危桥带褒水,俯瞰波流恶。
凿石劳众工,缘崖搆飞阁。
下扶千柱壮,上倚浮云弱。
怒雷地㡳鸣,悬瀑崖际落。
山中邮传少,过客资凄泊。
劳者务苟安,宁思非所托。
更阑急雨至,洪涛相喷薄。
鬼神助晦冥,天地混磅礴。
病身倦辗转,酣寝绝疑愕。
晨兴霄景澄,林壑还可乐。
有生大化中,万变相综错。
所遇听自然,何处匪安宅。
历聘鲁中叟,咏归沂上客。
劳逸命分殊,顺俟安敢择。
露湿尘不起,晓行秋气清。
遥天星未没,野草虫乱鸣。
途中何所见,多见古军营。
断沟无新水,荒陇存古城。
为问战者谁,其人总豪英。
当时誇气势,毕命恣纷争。
但恨智力殚,讵思时世更。
寂寞千载后,艰劳竟何成。
身亡事即巳,得失存空名。
善者或称叹,恶者受讥评。
因之念首阳,西顾清风生。
感此默自叹,白日车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