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驸马山亭宴集

萧史幽栖地,林间蹋凤毛。

洑流何处入,乱石闭门高。

客醉挥金碗,诗成得绣袍。

清秋多宴会,终日困香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萧史隐居的地方,树林中踏过凤凰的羽毛。
溪流从何处流入,乱石堆中藏着高高的门槛。
宾客醉酒时挥舞着金碗,诗作完成后得到华丽的绣袍。
清秋时节常常有宴饮聚会,整天沉醉在美酒之中。

注释

萧史: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这里指隐士。
幽栖:隐居,安静的居住。
凤毛:比喻珍贵或稀罕之物,此处可能象征美好的事物。
洑流:曲折流淌的溪流。
闭门:隐藏在门后,形容不易察觉。
客醉:客人喝醉了酒。
挥金碗:豪放地挥洒金碗,形容饮酒的豪情。
绣袍:精致的袍子,常用来象征诗人的荣誉或成就。
清秋:秋季气候清爽。
宴会:聚会或宴饮活动。
香醪:美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深山中的宴会景象。"萧史幽栖地,林间蹋凤毛"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林深处的画面,其中“萧史”指的是树木间的空隙,“幽栖地”则形容山中隐蔽的地方,而“林间蹋凤毛”更是增添了一份野趣,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凤凰般的翎羽轻拂过脸颊的细腻感觉。

"洑流何处入,乱石闭门高"两句则转向山中的溪水与石头构成的自然景观。“洑流”表明溪水在山间蜿蜒曲折,而“乱石闭门高”则描绘出一副雄伟的山门图景,给人一种封闭与神秘的感觉。

"客醉挥金碗,诗成得绣袍"两句转入宴会的情境。其中,“客醉挥金碗”形容宾客在宴席上豪迈地挥洒着金碗中的美酒,而“诗成得绣袍”则是说诗人在此宴会中创作出了佳作,得到了精美的绣袍作为奖励。

"清秋多宴会,终日困香醪"两句总结了整场宴会的氛围。“清秋”指的是天气凉爽的季节,而“多宴会”则表明这是一段频繁举行宴席的时光。最后,“终日困香醪”则是说宾客们沉浸在美酒佳肴中,直至日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宴会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山林深处宴集生活的一种向往与享受,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的雅致情操。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使还以诗代意

乡关胡骑远,宇宙蜀城偏。

忽得炎州信,遥从月峡传。

云深骠骑幕,夜隔孝廉船。

却寄双愁眼,相思泪点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得弟消息二首(其一)

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

侧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

烽举新酣战,啼垂旧血痕。

不知临老日,招得几人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得弟消息二首(其二)

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

浪传乌鹊喜,深负鹡鸰诗。

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

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得舍弟观书自中都已达江陵今兹暮春月末行李合到夔州悲喜相兼团圆可待赋诗即事情见乎词

尔到江陵府,何时到峡州?

乱难生有别,聚集病应瘳。

飒飒开啼眼,朝朝上水楼。

老身须付托,白骨更何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