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弟消息二首(其一)

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

侧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

烽举新酣战,啼垂旧血痕。

不知临老日,招得几人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最近收到平阴的书信,远远地挂念着远在他乡的弟弟是否安在。
他身处千里之外,艰难求生,在一个乡村寄食度日。
烽火连天,新的战斗刚刚结束,他身上还残留着旧伤口的痕迹。
我不知到了老年,还能否招来多少亡魂,与我一同回忆这些过往。

注释

近有:最近。
平阴:地名,可能指某个地方。
信:书信。
遥怜:远方挂念。
舍弟:弟弟。
存:生存,活着。
侧身:形容艰难处境。
千里道:遥远的道路。
寄食:依靠别人供给食物。
一家村:一个村庄。
烽举:烽火升起,战争信号。
新酣战:新的激烈战斗。
啼垂:哭泣留下的痕迹。
旧血痕:旧伤口或战争留下的伤痕。
临老日:年老的时候。
招得:引来,招致。
几人魂:多少亡魂。

鉴赏

这是一首深含忧国忧民之情的诗,描绘的是诗人对远方兄弟安危的关切,以及对战争带来苦难的深刻体会。开篇“近有平阴信”表明诗人最近收到了家乡的消息,“遥怜舍弟存”则透露出他对于远方兄弟的牵挂之情。随后的“侧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展示了兄弟在异地生活的不易,可能是因为战乱才被迫流离失所。

诗中“烽举新酣战,啼垂旧血痕”两句,极为沉痛,描述的是战争连绵不断,新的战火与旧有的伤痕交织,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持续带来的创伤。最后,“不知临老日,招得几人魂”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年迈之际,是否能够再次团聚家人的不确定感,以及对身边亲人能否平安相守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兄弟命运的关切和对战争灾难的反思,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哀愁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得弟消息二首(其二)

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

浪传乌鹊喜,深负鹡鸰诗。

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

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得舍弟观书自中都已达江陵今兹暮春月末行李合到夔州悲喜相兼团圆可待赋诗即事情见乎词

尔到江陵府,何时到峡州?

乱难生有别,聚集病应瘳。

飒飒开啼眼,朝朝上水楼。

老身须付托,白骨更何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得舍弟消息

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

直为心厄苦,久念与存亡。

汝书犹在壁,汝妾已辞房。

旧犬知愁恨,垂头傍我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杖藜寻晚巷,炙背近墙暄。

人见幽居僻,吾知拙养尊。

朝廷问府主,耕稼学山村。

归翼飞栖定,寒灯亦闭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