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诸暨王主簿之任

别愁已万绪,离曲方三奏。

远宦一辞乡,南天异风候。

秦城岁芳老,越国春山秀。

落日望寒涛,公门闭清昼。

何用慰相思,裁书寄关右。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翻译

别离的愁绪已经如万千丝线般纷乱,离别的歌曲才刚刚弹奏了三遍。
远离家乡去做官,南方的天气与故乡截然不同。
京城的年华已逝去,春天的山色在越地显得更加秀丽。
傍晚时分遥望寒冷的海浪,官署的大门在清朗白昼中紧闭。
如何才能排解这深深的思念?只能裁剪书信寄往遥远的关右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名为《送诸暨王主簿之任》。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愁和对远方宦游者的关切。

"别愁已万绪,离曲方三奏。" 这两句写出了朋友之间的依依不舍和离别时的情感波澜,用音乐来比喻离别的感情,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复杂,也描绘出送别时的场景。

"远宦一辞乡,南天异风候。" 这两句则转向对远行者的祝愿,"远宦"指的是远方的官职,"辞乡"是离开家乡的意思,表明了离别的严肃性。而"南天异风候"则是在写远处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可能隐含着对朋友未来旅途中所面临不同环境的关心。

"秦城岁芳老,越国春山秀。"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的美丽景色,"秦城岁芳老"写的是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春天依旧繁华,而"越国春山秀"则是对远方越地(今浙江绍兴一带)春日山川的赞美。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之美的留恋,也间接抒写了对远行者所去之地的美好祝愿。

"落日望寒涛,公门闭清昼。" 这两句则是送别时的景象描写,"落日望寒涛"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面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怀念远去的朋友;而"公门闭清昼"则是写诗人独自一人在安静的庭院中度过清晨,这两句交织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孤寂感。

"何用慰相思,裁书寄关右。"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通过书信来慰藉彼此之间的情思。"裁书"意味着诗人精心撰写书信,而"寄关右"则是指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所在之地。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益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友谊,更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以及对远方旅途中变化多端环境的关注。

收录诗词(168)

李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字:君虞
  • 生卒年:约750—约830

相关古诗词

闻鸡赠主人

胶胶司晨鸣,报尔东方旭。

无事恋君轩,今君重凫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沃]韵

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

促促何促促,黄河九回曲。

嫁与棹船郎,空床将影宿。

不道君心不如石,那教妾貌长如玉。

形式: 古风

校书郎杨凝往年以古镜贶别今追赠以诗

明镜出匣时,明如云间月。

一别青春鉴,回光照华发。

美人昔自爱,鞶带手中结。

愿以三五期,经天无玷缺。

形式: 古风

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

委绶来名山,观奇恣所停。

山中若有闻,言此不死庭。

遂逢五老人,一谓西岳灵。

或闻樵人语,飞去入昴星。

授我出云路,苍然凌石屏。

视之有文字,乃古黄庭经。

左右长松列,动摇风露零。

上蟠千年枝,阴虬负青冥。

下结九秋霰,流膏为茯苓。

取之砂石间,异若龟鹤形。

况闻秦宫女,华发变已青。

有如上帝心,与我千万龄。

始疑有仙骨,鍊魂可永宁。

何事逐豪游,饮啄以膻腥。

神物亦自閟,风雷护此扃。

欲传山中宝,回策忽已暝。

乃悲世上人,求醒终不醒。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