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会韩武康章后亭联句

后园堪寄赏,日日对春风。

客位繁阴下,公墙细柳中。

坐看青嶂远,心与白云同。

林暗花烟入,池深远水通。

井桃新长蕊,栏药未成丛。

松竹宜禅客,山泉入谢公。

砌香翻芍药,檐静倚梧桐。

外虑宜帘卷,忘情与道空。

楚僧招惠远,蜀客挹扬雄。

便寄柴桑隐,何劳访剡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后园景色优美值得欣赏,每天都能面对和煦春风。
客座位于浓荫之下,靠近公墙边的细柳丛中。
坐着看远处青翠的山峦,心灵与白云共舞。
树林幽深,花香弥漫,池塘深远,水路相通。
井边桃花新长出花蕊,栏杆边的药草还未形成茂密的丛生。
松竹适合禅修之人,山泉流淌仿佛谢公在此。
阶前的芍药香气翻涌,屋檐静谧,梧桐相伴。
放下外界忧虑,心灵与道融为一体。
楚地僧人邀请惠远,蜀地客人仰慕扬雄的才学。
就在这里寄居山林,何必再去访剡东寻找隐逸之地。

注释

后园:私人花园。
堪:能够。
寄赏:欣赏。
客位:客座。
繁阴:浓密的树荫。
公墙:官署的围墙。
青嶂:青山。
心与白云同: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
林暗:树林幽深。
花烟:花香。
入:弥漫。
井桃:井边的桃花。
栏药:栏杆边的药草。
禅客:修行者。
谢公:指谢灵运,古代文人。
砌香:阶前的香气。
芍药:一种花卉。
帘卷:卷起窗帘。
忘情:忘记世俗之情。
道空:道家的空灵境界。
楚僧:楚地的僧人。
惠远:东晋高僧。
蜀客:蜀地的客人。
柴桑:地名,陶渊明曾居于此。
剡东:地名,古代文人常游历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日后园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开篇“后园堪寄赏,日日对春风”即设定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境,后园成为品味生活和享受春光的理想之地。

接着,“客位繁阴下,公墙细柳中”让人感受到一种私密与隔绝,这里的“繁阴”和“细柳”都是诗人独到的观察,它们不仅营造了一种幽深的空间氛围,也隐喻了个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细腻。

“坐看青嶂远,心与白云同”则将视线拉远,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界面的广阔相融合,这里的“青嶂”和“白云”都是诗人心灵自由飞翔的象征。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林暗花烟入,池深远水通。井桃新长蕊,栏药未成丛”等描写则更加细腻和生动,它们不仅展示了春天景物的丰富多彩,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成长与自然节律的感悟。

“松竹宜禅客,山泉入谢公。砌香翻芍药,檐静倚梧桐”这些句子,则是诗人对生活环境的一种审美和选择,通过对松、竹、山泉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清净与宁静的心境。

最后,“外虑宜帘卷,忘情与道空。楚僧招惠远,蜀客挹扬雄”等句,则是诗人对待人接物的一种态度,以及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和向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全诗通过对后园景象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送昼公联句

相逢情不厌,惜别意难为。

吾道应无住,前期未可知。

轻霜凋古木,寒水缩荒陂。

宾雁依沙屿,浮云惨路岐。

林疏看野迥,岸转觉山移。

寄赏惊摇落,归心叹别离。

草堂思偃蹇,麈尾去相随。

勿谓光阴远,禅房会一窥。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重联句一首

相将惜别且迟迟,未到新丰欲醉时。

去郡独携程氏酒,入朝可忘习家池。

仍怜故吏依依恋,自有清光处处随。

晚景南徐何处宿,秋风北固不堪辞。

吴中诗酒饶佳兴,秦地关山引梦思。

对酒已伤嘶马去,衔恩只待扫门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项王古祠联句

遗庙风尘积,荒途岁月侵。

英灵今寂寞,容卫尚森沈。

霸楚志何在,平秦功亦深。

诸侯归复背,青史古将今。

星聚分已定,天亡力岂任。

采蘩如可荐,举酒沥空林。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与李司直令从荻塘联句

画舸悠悠荻塘路,真僧与我相随去。

寒花似菊不知名,霜叶如枫是何树。

倦客经秋夜共归,情多语尽明相顾。

遥城候骑来仍少,傍岭哀猿发无数。

心闲清净得禅寂,兴逸纵横问章句。

虫声切切草间悲,萤影纷纷月前度。

撩乱云峰好赋诗,婵娟水月堪为喻。

与君出处本不同,从此还依旧山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