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道中二首(其一)

孤舟夜行秋水广,秋风满帆不摇桨。

荒田寂寂无人声,水边跳鱼翻水响。

河边守罾茅作屋,罾头月明人夜宿。

船中客觉天未明,谁家鞭牛登陇声。

形式: 古风

翻译

孤舟在秋夜的广阔水面独自行进,秋风吹满帆,无需摇动船桨。
荒芜的田野静悄悄,听不见人的声音,只有水边跃起的鱼儿激起水花的声音。
河边的人用茅草搭建的小屋旁,挂着捕鱼的网,明亮的月光照在渔网上,人们夜晚就在这里歇息。
船舱中的旅客醒来时,天还没亮,远处传来哪家农户赶牛上田坡的声音。

注释

孤舟:独自一叶小船。
秋水广:秋天的水面宽阔。
秋风:秋季的凉风。
摇桨:划船的动作。
荒田:无人耕种的田野。
寂寂:寂静无声。
跳鱼:跃出水面的鱼。
翻水响:鱼跃出水面的声音。
守罾:守着捕鱼的网。
茅作屋:用茅草建造的小屋。
罾头:网的顶部。
月明:月光皎洁。
客觉:旅客醒来。
天未明:天还没有亮。
鞭牛:用鞭子驱赶牛。
登陇声:上田坡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行的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孤独的氛围。"孤舟夜行秋水广"一句,通过"孤舟"和"秋水广"两个词语组合,营造出一种空旷无边的感觉,传递出诗人在深秋之夜独自驾舟前行时的心境。

接下来的"秋风满帆不摇桨",则是对上一句意境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秋风"既是自然景象,也寄寓了诗人的情感。"满帆"显示出风力之强,而"不摇桨"却表现了一种顺应自然、不强求的生活态度。

第三句"荒田寂寂无人声,水边跳鱼翻水响",通过对荒田和水边景象的描写,更深化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这里的"荒田"暗示了一种萧瑟与荒凉,而"水边跳鱼"则是唯一打破寂静的声音源泉。

"河边守罾茅作屋,罾头月明人夜宿"一句,画出了一个守护渔网的小屋的场景。这里的"守罾"表明了人物的职业和生活状态,而"罾头月明"则是对夜晚环境的进一步描绘,"人夜宿"则透露了诗中人物的孤独与平静。

最后两句"船中客觉天未明,谁家鞭牛登陇声",则将读者带回到了船上。这里的"客觉天未明"表达了一种时间感和空间感,而"谁家鞴牛登陇声"则是对远方某个家庭生活片段的捕捉,这里的"谁家"更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孤独却又充满生机的夜晚自然环境中,让人们在阅读中体会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病中得晁应之秋怀诗

西风堂下飞黄叶,病卧空床白日高。

疲薾扶行孤竹杖,萧条隐几两霜毛。

散花有客谈真实,烧药无人过寂寥。

怪得晚来头目快,新诗秋兴苦飘飘。

形式: 七言律诗

离阳翟

驱车发颍川,回望失嵩少。

霜气塞层空,黯澹寒日晓。

原田际天平,百里见飞鸟。

累累道傍丘,石兽卧衰草。

不知谁氏碑,剥裂偶未倒。

支离见隶字,书带汉笔妙。

遗坟不可问,文彩竟何效。

永年恃金石,此计久可笑。

昔游已三岁,存殁伤怀抱。

饱谙人世忧,安得身不老。

形式: 古风

离泗州有作

舸?大艑来何州,翩翩五两在船头。

淮边落帆汴口宿,桥下连樯南与北。

南来北去何时停,春水春风相送迎。

沙岸飞鸥旧相见,短亭杨柳不无情。

清歌一曲主人酒,主人寿客客举手。

明日酒醒船鼓鸣,沙边破堠不知名。

行人十里一回首,云边犹有塔亭亭。

形式: 古风

离泗州冒大雪

阴风驾长淮,铁马一百万。

孤舟犯其垒,白羽一挥散。

崩腾中夜雪,千里照组练。

乾坤合冥蒙,远色辨波面。

云端数寸塔,仅若簪出弁。

寒飞不远林,瘦植冻依岸。

龟山晚沽酒,旅食烹野雁。

惜哉吾里丰,一亩不素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