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醉金明渚,今来慧辩祠。
当年笑相视,此日哭殊悲。
天迥川原净,风高草木衰。
江梅灵气在,泉下复相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哭刘仲原(其二)》。诗中表现了作者对故人逝去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
"昔醉金明渚,今来慧辩祠"两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当年笑相视,此日哭殊悲"则更加直接地抒发了作者因故人之逝而产生的深切哀伤。
第三、四句"天迥川原净,风高草木衰"描绘了一幅凄清的自然景象,以此烘托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情怀。"江梅灵气在,泉下复相知"则是诗人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察,寻找与故人精神上的共鸣,从而获得某种心灵上的慰藉。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哀思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念。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操业五常备,艰难六极全。
仲尼难语命,禆灶不知天。
弱女飘何许,遗文散莫传。
官轻史不录,后世孰称贤。
穷边已深夏,气色耿清秋。
鲜旭开山郭,凉烟澹戍楼。
兜铃烽火息,区脱虏尘收。
迨此军中暇,无妨文雅游。
叠鼓花前急,红旌竹外高。
惊飙分白羽,馀响振乌号。
壮观倾春陌,欢声涌夜涛。
因兹刑礼俗,岂独事游遨。
梁王弃宫馆,时世古今违。
犹有南湖水,春来雁鹜飞。
楼台沈倒影,林薄挂馀晖。
豪侈终何在,行人得暂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