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林十八贤真堂

白藕花前旧影堂,刘雷风骨画龙章。

共轻天子诸侯贵,同爱吾师一法长。

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入无方。

何人到此思高躅,岚点苔痕满粉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在洁白的荷花前,旧日的影堂依旧,刘雷以他们的风骨描绘如龙的华章。
他们共同轻视天子诸侯的尊贵,同样敬爱我们的师父及其所传的一脉佛法。
就像陶渊明醉酒后难以招致,谢安内心纷乱无法找到进入禅境的途径。
什么人到此地会思念这些高尚的行迹?雾气点缀着青苔痕迹,遍布着白色的墙壁。

注释

白藕花:白色的荷花,象征高洁。
旧影堂:昔日的祠堂或纪念堂。
刘雷:指历史上的两位高士,可能以其风骨著称。
风骨:比喻人的品格、气质。
画龙章:形容以卓越的才华描绘杰出的作品。
共轻:共同轻视。
天子诸侯贵:帝王与诸侯的尊贵地位。
同爱:同样敬爱。
吾师一法长:我们的师父及他所传授的佛法。
陶令:指陶渊明,东晋诗人,曾任彭泽令,故称。
醉多:常处于醉酒状态,比喻超脱世俗。
招不得:难以邀请或效仿。
谢公:指谢安,东晋名臣,以清高雅量著称。
心乱入无方:心绪烦乱,找不到入静的方法。
何人:什么人。
到此:来到这里。
思高躅:思念高尚的行迹,高躅即高尚的行为足迹。
岚点:雾气斑点。
苔痕:青苔的痕迹。
满粉墙:遍布在白色的墙壁上。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题东林十八贤真堂》。诗中描绘了一座古老的影堂,其墙上挂着刘雷风骨画龙的作品,传达出一种尊贵与威严的气息。"共轻天子诸侯贵"一句表明这群人虽身处高位,但对待自己心中的师承之法却持平等的态度,显示了他们对于知识和艺术的尊重及平等对待之态。

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入无方,这两句描写的是陶渊明与谢灵运两位文学大家在酒醉或心绪混乱时难以自持,无法入于诗书之道。这里通过这两位文学巨匠的形象,表达了人间才子虽有才华,但也有其局限和困顿。

最后两句"何人到此思高躅,岚点苔痕满粉墙"则是说来到这个地方的人都会不禁思考古人的风范,而那些古人留下的痕迹,如同苔藓一样在墙上生长。这里的"岚点"指的是古代文人墨宝,如今遗落在这座老堂中的文字,仿佛能够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凡尘的意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东林十八贤真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精髓的尊崇,以及对于才华横溢但又不得志者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对于知识、艺术和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题东林白莲

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

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

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

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玉泉寺

高韵双悬张曲江,联题兼是孟襄阳。

后人才地谁称短,前辈经天尽负长。

胜景饱于闲采拾,灵踪销得正思量。

时移两板成尘迹,犹挂吾师旧影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玉泉寺大师影堂

大化终华顶,灵踪示玉泉。

由来负高尚,合向好山川。

洞壑藏诸怪,杉松列瘦烟。

千秋空树影,犹似覆长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张氏池亭

树石丛丛别,诗家趣向幽。

有时闲客散,始觉细泉流。

蝶到琴棋畔,花过岛屿头。

月明红藕上,应见白龟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