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惠山酌第二泉次唐人壁间韵三首(其二)

命驾入岩曲,言访山中人。

残梅尚作花,芳树一以新。

泉声出幽涧,白石自磷磷。

自顾远世踪,涤兹物外尘。

登高望笠泽,微茫见青旻。

空山独淹留,猿鹤可为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彭孙贻在惠山登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超脱的意境。

首句“命驾入岩曲,言访山中人”,诗人驾车进入蜿蜒曲折的山路,前往山中的隐士。这句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山中人物的尊敬。

接着,“残梅尚作花,芳树一以新”描绘了山中生机勃勃的景象。残存的梅花依然绽放,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生命力;新生的树木则预示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泉声出幽涧,白石自磷磷”展现了山间清泉从幽深的山谷中流出,映照在洁白的石头上,发出悦耳的声音。这里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自顾远世踪,涤兹物外尘”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的纷扰,寻求心灵的净化。他回顾自己的内心世界,试图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平静。

“登高望笠泽,微茫见青旻”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处的笠泽湖,只见一片朦胧的青天。这句不仅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开阔和对宇宙的敬畏。

最后,“空山独淹留,猿鹤可为邻”点明了诗人独自留在空旷的山中,与猿猴和仙鹤为伴。这不仅是对孤独生活的描述,也是对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彭孙贻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的独特情怀。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登惠山酌第二泉次唐人壁间韵三首(其三)

寻山及佳辰,春雨泽芳樾。

披襟对寒泉,未饮尘已绝。

山翠交林光,阴霞互明灭。

盘桓怅忘归,不觉林吐月。

寥寥虚堂上,薄暮孤磬发。

岩花解笑人,谁为拒来辙。

形式: 古风

幽兰

兰生霜霰中,含意待春阳。

霜霰岂不怀,孤根亦奚伤。

蔂蔂涧中葛,蔓生磐石傍。

葌茆以为邻,空谷翳何长。

萧艾将见荣,蘼藿自言香。

秉此贞㓗姿,宁忍伍众芳。

一朝蒙采录,得上君子堂。

习习扬清风,四座揽辉光。

同心而一德,结佩莫相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树蕙

滋兰复树蕙,采采将安之。

遇客讯何来,言从南山垂。

朝曦耀岩户,惠质纷葳蕤。

隐彼无人境,珍重丘壑姿。

凡卉沐春阳,雨露咸所私。

荣光谅有以,霜雪将见疑。

嗟此蕙与荃,含气寂无为。

徘徊待炎德,讵忧见节迟。

伊余慕孤抱,㰖□□薋葹。

错以丹厓土,绮石间瑰奇。

芬芳为君发,信美今在兹。

不遇彼之子,空谷徒逶迤。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游禹庙用上虞徐子贞韵

云门以西境,峰拔类石弩。

元气相雕镌,无烦凿神禹。

昔我谒真宰,溪暗日卓午。

群松何青苍,乃绿我眉宇。

悄然谷响生,石磬自成拊。

丘陵无圣贤,万古一抔土。

送目神州外,穷发了可数。

形式: 古风 押[麌]韵